灵湫注目一时同,绝顶孤攀似发蒙。历历蜗庐迷远近,依依蚁垤抱西东。
穹青一色秋无价,积水千寻日耀空。振袂无言聊引望,海天云尽见飞鸿。
猜你喜欢
缘崖踏石层。
万里同晴八月秋,耆英想像洛中游。相逢笔底翻三峡,共诧人间有十洲。
舞袖卷回云又过,禁钟催散月还留。将诗酬酒吾何敢,早已输公第一筹。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jīng)东蹙(cù)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月出星天起大风,江雾不开,海潮就像是海中大鲸东游一样,压促着百川之水往回倒流。
惊涛骇浪冲击得三山摇动,先生不要渡河,还是回去吧。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92
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83-287
月:一作“日”。蹙:驱迫。回:倒流。
“”这两句诗不仅写长江浪涛之大,而且江面上起了大雾,说明更不能渡江了。“海鲸”是形容浪涛的。《木华海赋》云:“鱼则横海之鲸,突兀孤游,嗡波则洪涟踧踖,吹涝则百川倒流。”“惊波一起三山动”,用夸张手法表现江中波涛之险。《太平寰宇记》载:“三山,在昇卅江宁县西南五十七里,周回四里。其山孤绝,面东西,绝大江。”按《舆地志》云,其山积石滨于大江,有二峰南北接,故曰三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长江东岸。“公无渡河归去来”一句,前半是古乐府《公无渡河》曲名,后半是陶渊明《归去来辞》题名,李白用来组成新句,表达了江中浪险不能渡河之意,了无痕迹。
寒销山水地,春遍帝王州。北阙晴光动,南山喜气浮。
夭红妆暖树,急绿走阴沟。思妇开香阁,王孙上玉楼。
氛氲直城北,骀荡曲江头。今日灵台下,翻然却是愁。
一卷楞严祇自携,遥遥岩畔寄遐栖。悬崖云拥层霄近,耸壑星罗万象低。
杖叩醴泉开石井,梦回睡佛听天鸡。群仙踪迹归何处,彷佛丹梯路欲迷。
冥冥秋雨,立秋天、虚馆寂无人到。一阵凉风,落槐花多少。
帘栊静悄,映惨绿、薜萝墙好。满院蛙声,喧阗聒耳,不成腔调。
昏昏昼眠乍觉,喜唱予和汝,词律精妙。衰病相怜,幸此身未老。
休官即早。胜束带、登车清晓。明日天晴,西山爽气,撩人怀抱。
要观台岭百千灯,云水飘然愧衲僧。且寄此身江海上,不辞千里旋敲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