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子富儒术,雄文惊有司。横经得专席,往主圣哲祠。
昨者遇相别,清言不及私。惟念紫阳翁,周程以为师。
云何陆子静,所学乃异兹。后生将焉从,此事宜精思。
斯行凭在尔,宁复计班资。嗟余素寡陋,求道多困岐。
离索亦云久,陆沈乃其宜。一闻君子论,反躬愧湮微。
神心异象罔,谁能握其机。关洛有遗言,本根实在兹。
及门多通明,经说乃见讥。朱子晚所造,卓绝知者希。
象山如可作,岂复忧支离。使其或有异,在我已无疑。
前修去已远,问辩将畴依。子有千里行,谁能纠予非。
采石古重镇,精庐俯危矶。子登蛾眉亭,勿作雍门悲。
应怀谪仙人,宫锦何淋漓。横绝宇宙间,飞黄不受鞿。
君子慎修已,深潜厚自持。斯人固天放,跌宕将安归。
适道必有途,积德必有基。所贵敦实行,无为尚虚辞。
俗学昧本原,希微罕真知。侏儒笑俳优,长者岂吾欺。
念子实命我,斯言非我宜。敬恭奉明德,白首以为期。
猜你喜欢
桑田沧海人间世,白岳黄山归去来。谡谡涧松原绝垢,青青陵麦故含哀。
久经丧乱添霜鬓,暂卷苍茫入酒杯。离别寻常无可说,但勤书劄得亲开。
桃花落尽草萋萋,归去汪伦路不迷。天际孤帆谁与伴,祇随明月下梁溪。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kāi)背人,尽日劳君挥肘(zhǒu)。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gòu)。
水和污垢什么时候在一起共存过。仔细看来两个都有又好像两个都没有。我对擦背的人说,今日劳烦你要一直搓背了。只希望能轻点再轻点,我的身上本来也没有什么污垢。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揩背:揩擦背部。尽日:犹终日,整天。
此词小序有两层意思:一是写这首词的起因,二是对于词牌“如梦令”来历的介绍。词的正文反映的是:申辩、不满和请求。
此词字面上可以概括出如下几个方面:一,作者强调自身是洁净的,没有污垢;二,自身洁净的人还是被人动手除垢;三,擦背去垢的人,出手太重;四,表达不满和请求:对身体洁净的人不该出此重手。
事实上,苏轼是一个爱干净的人,喜欢经常洗浴,而这经常洗浴就不只是为了除垢了,而是为了健康身体和愉悦心情,这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这次在泗州的公共浴池里遇到了一个擦背特别用力的人,把他的身体弄痛了,他就戏言地表达了不满,而且还讲了理由。这样的生活趣事,作者随后开玩笑似地写成了词。在深层表达上,这样写的结果,超出了这件事情的本来意思,丰富了内涵,隐含了自己受到了严重的不公平待遇。对于一个蒙冤受贬、被当事者欲置之死地,而皇帝让调离这个贬地的文人来说,一个“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的人,一个正在被皇帝起用的过渡期的人,显然不仅仅是写这次洗浴。此词明显有这样的意思:不该对身体洁净的人重手去垢,是没有必要的、可笑的。这自然引人联想到苏轼蒙冤贬往黄州的情景、联想到古今社会上的人生。这些都不只是一次洗浴、一次简单的戏作所能解释得了的。而这些,也是词人“戏作”的丰富内涵中的重要一面。
此词关键在于“无垢”二字,是佛家常用术语,比喻一切本来清净。一般以词说法,了无余蕴。而此词虽意出禅偈,形象不优美,亦无甚诗意,却自有其思想价值和意义。
沈沈匣中镜,为此尘垢蚀。辉光何所如,月在云中黑。
南金既雕错,鞶带共辉饰。空存鉴物名,坐使妍蚩惑。
美人竭肝胆,思照冰玉色。自非磨莹工,日日空叹息。
漳水东流接海天,寻常鱼蟹不论钱。横空一网如云密,玉食还曾到御前。
东阑杏花雨,袅袅寒食烟。相期洛阳陌,斗草赌金钱。
白玉装车轴,珊瑚作马鞭。章台年少子,走马绿杨边。
俯爷乾坤为一嗟,西风原上夕阳斜。
石麟已换延陵冢,银汉今无博望槎。
前古英雄俱寂寞,黄昏灯火自諠哗。
不惟人事年年改,近日灵洲水没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