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豪英不足畏,丹徒布衣那可轻。万事岂皆合天道,偶然遇之亦成名。
我今困乏穷谷底,青云之志何由平。愁来饮酒一百杯,拔剑高歌泪如倾。
歌声悲壮君试闻,江汉茫茫气欲吞。附凤骑龙岂难事,屠狗脍牛何足论。
诸君古乡旧知己,会面那得无欢言。平生心事难尽道,且复痛饮花下樽。
明当大醉楼船上,横吹玉笛过吴门。
猜你喜欢
青春万木一根荄,一一春工妙剪裁。顾我乞归怀颍水,羡君访隐到天台。
题桥肯学相如志,誓墓惭无逸少才。但喜阳刚时汇进,明朝缇室动葭灰。
悠悠万里道,送送三江口。惜与所知别,行行重携手。
两载返衡门,连旬接杯酒。既能谅迂愚,幸不弃衰朽。
云壑方倦栖,世路复缠纠。挥袂谢乡闾,劝驾劳亲友。
停舟日将夕,晤语不能久。惟有南山松,可喻固穷守。
临别枉情赠,欲报惭琼玖。
平生志在青云霄,十年不飞藏羽毛。夫子乃是知我者,吟诗赠子何辞劳。
学道无所得,惟于鄙事能。
九帙后篇什,来世有公评。
岂未登社坛,直欲破刘城。
六言与七字,如九转炼成。
宇宙中间物,琐屑不记名。
孰能通伦类,挑抉其微情。
蛾以灯为光,蚊众成雷声。
桑老蚕茧白,草腐萤爝明。
幽谷闻绵蛮,知有迁乔莺。
落日见科斗,深夜有蝈鸣。
蚋嗜醯杂袭,蚓饮泉亦清。
蝇吮血美炙,犬以秽为鲭。
蛇非性好曲,蠖负屈求伸。
蚤惧鸺鶹撮,自匿于衣巾,
虱愁犊鼻破,不免景略扪。
狐依冢作崇,鼠谓社可凭。
痛掴一掌血,饱食五鼎烹。
畴昔同袍子,来问侬师承。
前柴桑处士,后半山老人。
讵能追高雅,或可洗腐陈。
树顶烟微绿,山根菊暗香。何人独鞭马,落日上嘉祥。
推枕月微明,登车才五更。啼破千山暝,枝禽三两声。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gǔ)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niè)钱。
我不像道士那样去炼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样去坐禅;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农夫去耕田。
空闲的时候我就画一些画去卖,不用那些人世间作孽得来的钱。
参考资料:
1、侯蕾.《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03:365页
2、张企荣.《中国诗歌故事大全(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第1671页
金丹:古代方士用黄金、丹砂等炼成的药物。坐禅:指佛家教徒静坐潜修领悟教义。商贾:经商。耕田:务农。
写就青山:绘画。造孽钱:“造孽”本作“造业”,乃佛教用语,即要遭报应的作恶。“造孽钱”即来路不正的钱。
这诗表白了作者自鸣清高的处世态度。“不使人间造孽钱”的正气,是令人称赞的。但此诗又容易使人误会为“商贾”、“耕田”的劳动所得也都是“造孽钱”了。
“”前二句一连用了四个“不”,写诗人在摒弃功名利禄之后的有所不为。“不炼金丹不坐禅”,即不学道,不求佛。唐伯虎是一个不肯趋炎附势,但又并不放弃世俗生活快乐的漂泊者,读者对他“高楼大叫秋觞月,深幄微酣夜拥花”的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不妨批判,但对其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那点精神是应予肯定的。“不炼金丹不坐禅”,大有“子不语怪力乱神”意味。“不为商贾不耕田”,则是不事人间产业。“不为商贾”是不屑为;“不耕田”是不能为,即孔夫子所谓“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也。四个“不”一气贯注。语极痛快干脆。
“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伯虎可以自居的头衔是画家,其画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他不慕荣华,不耻贫贱,以鬻文卖画、自食其力为荣。“闲来就写青山卖”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这是从事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应有的豪言壮语,能“写青山”而“卖”之,自有可参造化之笔,此为实话,亦自负语。假清高的人往往以卖画讨润笔为可羞,殊不知这是卖知识产权,和写文章“拿稿酬”一样的天经地义。所以作者敢于大呼:“谁来买我画中山!”这样挣来的钱花着舒心。由此,诗人又反跌一意:“不使人间造孽钱!”这一笔尤其显得豪迈。一竹竿打一船人,一切的巧取豪夺、贪污受贿、投机倒把、偷盗抢劫、诈骗赌博……而获得的非法收入,得之即“造孽”,花之亦“造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此句足使人深长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