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教老去未全衰,犹欠纵横万首诗。
家近将军觞咏地,身如太史滞留时。
酒翻银浪红螺醆,墨涌玄云紫玉池。
流落不妨风味在,花前醉草写乌丝。
猜你喜欢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chuí)。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2
2、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9
3、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49-50
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归卧:隐居。南山:终南山,即秦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陲:边缘。
但:只。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全诗六句,仅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自己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下马之处也就是饯饮之地,大概在进入终南山的山口。这样就把题旨点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问答对话。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向哪里去,以设问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话,并过渡到归隐,表露出对友人的关切。三、四句是友人的回答。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杜甫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不得意”三字,指出了友人归隐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郁抑不平。至于友人不得意的内容,当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业上的怀才不遇。诗人没有明确写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五、六句,是他在得知友人“不得意”后,对友人的劝慰。他劝友人只管到山中去,不必再为尘世间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恼,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是无穷无尽的。这里明说山中白云无尽,而尘世的功名利禄的“有尽”,无常,已含蕴其中。这两句意蕴非常复杂、丰富,诗的韵味很浓。句中有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安慰,也有自己对现实的愤懑,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也有对隐居山林的向往。似乎是旷达超脱,又带着点无可奈何的情绪。从全篇看,诗人以问答的方式,既使送者和行人双方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还使得诗意空灵跳脱,语调亲切。
王维这首《送别》,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禅宗师弟子间斗机锋,常常不说话,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传达禅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将深邃意蕴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让弟子自己去参悟。王维在诗歌创作中吸收了这种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寄寓深层意蕴的方法。他在这首诗中,就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凝缩融汇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从而达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寻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贵公孙子族关西,失路青冥翅羽垂。当世朋游皆父行,古人方略足肩随。
薄材老去欢倾盖,直气交新喜尽规。满目江山屡回首,白云流水付心期。
发挥泉石有新图,西蜀蟆颐得尔无。暂作钓璜溪上客,溪神何必问贤愚。
疏雨洗明月,清风生晚凉。动摇星辰影,泛澹河汉光。
萤变觉草腐,虫吟知境荒。端忧易远感,不眠疑夜长。
鸿门玉斗纷如雪,十万降兵夜流血。咸阳宫殿三月红,霸业已随烟烬灭。
刚强必死仁义王,阴陵失道非天亡。英雄本学万人敌,何须屑屑悲红妆。
三军败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清血化为原上草。
芳心寂寞寄寒枝,旧曲闻来似敛眉。哀怨徘徊愁不语,恰如初听楚歌时。
滔滔逝水流今古,楚汉兴亡两丘土。当年遗事总成空,慷慨尊前为谁舞。
七十老翁何所求,五年以长更谁愁。可怜无地舒青眼,常使先生搔白头。
饮少每惭欧户小,债多难洗阮囊羞。邻家高士同生日,自寿诗成相唱酬。
西风日夜摧残叶。潇潇和雨阶前滴。那得不潸然。抱经将十年。
琼楼今异昔。何处容高洁。无语忆春晖。白云天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