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畅上人文溪别业诗

爱僧予尤爱诗僧,千偈万颂传五灯。
寒山拾得两奇绝,妙压神秀卢慧能。
四明北郭四十里,文溪之名四海称。
文溪上人貌古怪,吟坛突兀高千层。
我虽未到燕坐处,想见藓薜枞行藤。
上之所陟耸楼阁,星辰日月危栏凭。
下之所种足锄耒,芋菔黍梁满甑烝。
有时挑包大都会,省台贵显皆其朋。
紫阳山叟年八十,吟号夜蛬书秋蝇。
厥今流俗所不齿,独肯惠顾谈上乘。
门前车马热如火,兀坐相对森寒冰。
气臭吻合风味似,万里可并横坐肱。
文溪文溪有别业,松阴百谷禾千塍。
何当插翅渡潮海,月门吾敲堂吾升。
春华樱李杏桃药,夏果榛相似莲藕菱。
西风九日东篱菊,十月早梅霜霰凝。
短才题咏匪骚雅,有愧蹇羌惭观兴。
公诗自是第一等,纸上龙变青云蒸。
文溪有集定脱稿,庶越韩门岛可澄。
老夫所作岂敢并,鵰鹗风前跧冻鹰。
猜你喜欢
髻(jì)子伤春慵(yōng)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shū)疏。
玉鸭熏(xūn)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xī)还解辟寒无。
懒:《花草粹编》作“慵”,《历代名媛诗词》作“恼”。玉鸭熏炉:玉制(或白瓷制)的点燃熏香的鸭形香炉。熏炉形状各式各样,有麒麟形、狮子形、鸭子形等;质料也有金、黄铜、黄铜、铁、玉、瓷等不同。
瑞脑:一种香料名。朱樱斗帐:斗帐,覆斗形的帐子。流苏:指帐子下垂的穗儿,一般用五色羽毛或彩线盘结而成。遗犀:犀,指犀牛的角。遗,应为“通”之误。
这是一首反映贵族女子伤春情态的小调。运用正面描写、反面衬托的手法,着意刻划出一颗孤寂的心。
上片首句写人,“髻子伤春慵更梳”似是述事,其实却是极重要的一句心态描写:闺中女子被满怀春愁折磨得无情无绪,只随意地挽起发髻懒得精心着意去梳理。接下来两句是写景,前句“晚风庭院落梅初”中的“初”字用得极工巧,它使得写景之中又点出了季节时间:习习晚风吹入庭院,正是春寒料峭经冬的寒梅已由盛开到飘零之时。春愁本就撩人,何况又见花落!后句“淡云来往月疏疏”写淡淡的浮云在空中飘来飘去,天边的月亮也显得朦胧遥远。以“疏疏”状月,除了给月儿加上月色朦胧、月光疏冷之外,仿佛那还是一弯残月,它与“淡云”、“晚风”、“落梅”前后相衬,构成了幽静中散发着凄清的景象,完全和首句渲染的心境相吻合。上片运用了由人及物、由近及远、情景相因的写法,深刻生动。
下片通过富贵华侈生活的描写,含蓄地反衬伤春女子内心的凄楚。前两句写室内陈设极尽华美“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镶嵌着美玉的鸭形熏炉中,还闲置着珍贵的龙脑香,懒得去点燃熏香;织有朱红的樱桃花色的、覆盖如斗形的小帐低垂,上面装饰着五色纷披的丝穗。这里主要写室内的静物,但也有心情的透露,如“玉鸭熏炉闲瑞脑”中的一个“闲”字,不就闪现出女主人公因愁苦无绪,连心爱的龙脑香味也懒得闻嗅了吗!结尾是一个问句“通犀还解避寒无”,句中的“通犀”指能避寒气的犀角,名“辟寒犀”,据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开元二年冬,交趾国进犀一株,色黄如金。使者请以金盘置于殿中,温然有暖气袭人”,该句意思是说:试问这只金灿灿的辟寒犀角,现在还会不会再把温暖宜人的气味释放出来?句中“还解”的一个“还”字点出了这样的内容:往昔之时,这只犀角曾尽心尽意地为男女主人布温驱寒;而今伊人远去,天各一方,犀角有情也应感伤,你到底还知道抑或忘记了为孤独的女主人避寒的使命呢?词人假借向犀角的设问,进一步刻划词中人触物伤情多愁善感的性格,也使句意曲折婉转、摇曳生姿,好似在微波细纹的水面上,又激打起一圈向周边渐渐扩展的涟漪。
该篇在写作技巧上的特点,值得加以强调的当推:炼字维妙,不着雕痕;未画愁容,愁态毕现。
薄晴娇朔吹,正羁客,怕登楼。看云淡天容,鸦翻叶影,琼宇烟收。
回头。楚江暝宿,记蒲帆峭挂洞庭舟。邀得湘灵鼓瑟,醉吟聊写清愁。
盈眸。一发际天,浮孤注,惜金瓯。剩抚剑雷音,捶琴海思,挥涕神州。
东游。更招倦鹤,共梳翎上界羽毛秋。报到蓬瀛浅了,怒潮飞满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