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山倚天翠蛾扫,编地成丸怪天小。方诸药幻茧楮香,咫尺烟云生缥缈。
依岩缚屋若不齐,人家高下清溪西。野桥终日才度马,村店傍午俄闻鸡。
昔年曾过冯公岭,树木萧森葛衣冷。目中览尽千万山,始觉此身凌绝顶。
邮亭夜宿天未明,仆夫惮远催早行。满前好句吟不得,今见此图同此情。
南宋院人专尽局,宫中每进更筹轴。偶蒙一笑便承恩,肯信封疆日将促。
江山万里开画图,妙绝更有元晖无。会须收拾入指掌,掷杖跳入壶公壶。
猜你喜欢
蜀溪茧纸明如练,并州剪刀碧云断。泥金作绘谁所为,华堂粉壁光凌乱。
枳花竹叶春江曲,江头无人水空绿。逶迤石径林中出,草碧沙明净江日。
欲觅秦人武陵下,不见溪边种桃者。高楼窈窕锁烟雾,只疑行尽潇湘路。
潇湘却忆旧时游,纸上烟波生暮愁。
河源二月春色好,绿卉红英花满道。美人不爱河阳花,只爱青青河畔草。
为言风霜摇落时,和羲律转荣还早。盈盈珠露缀湘裙,折来轻向蛾眉扫。
君不见萋菲成锦易弃掷,玉帐佳人坐中老。瑶琪贝叶谩栖尘,灵根翠㔩聊相保。
宅枕烟波胜,人钟风露清。
蟾官孤壮志,蜕室悟浮生。
月下扁舟去,花边短策横。
锦囊遗藁在,端可振家声。
露花烟草,寂寞五云三岛,正春深。貌减潜消玉,香残尚惹襟(jīn)。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jiào)坛阴。何事刘郎去?信沉沉。
鲜花凝结着露水,芳草笼罩着轻烟,寂寞的仙岛上祥云缭绕,春色正深。她一天天憔悴,玉貌在寂寞中暗暗消减,只有阵阵残香还留在衣襟上。
几竿稀疏的竹子静静地伫立在门槛外,茂密的松林里醮坛陈设在树荫里。不知刘郎为什么就这样离去了,音信杳无,只让人空劳牵挂。
参考资料:
1、顾农,徐侠著.花间派词传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247页
2、赵崇祚编选;夏华等编译.花间集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2.03:第128页
五云:五色祥云,为仙人所御。三岛:指仙境。“貌减”句:指女子如玉的肌体暗暗消瘦。惹:沾染。
醮坛:道士祈祷用的祭坛。刘郎:刘晨,用东汉刘晨、阮肇人天台山遇仙之事。此处指女子的情人。
上片由景及人,通过清寂环境的描绘,引出修道女冠的形象:她日渐消瘦,残香惹襟,展露出内在意绪的郁塞悲苦。“寂寞”,词眼。女道士居处“五云三岛”,正当春光明媚,露花烟草,思凡之心令其容貌失色,眼看余香更使人泪沾衣襟。“露花”三句是她所在地方的环境,环境清冷,烘托出主人公心情之孤独与凄凉,之后再写情事。“貌减”二句写她与情人分别后因思念而憔悴,以余香作为一种安慰,相思甚苦,情思未断,真是可怜可叹。
下片开头二句描写道观的清静环境,写其周围清冷阴森,没有一点乐趣,使她更想念情人。竹“疏”人气更稀,倍感“静”松“密”道坛肃穆,倍感“森”。“何事”二句,将相思之情和盘托出,思凡之心宛然可见,表达了对情郎远逝的深切思念。
这首词写了女道士的思凡情怀,通过清冷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女道士思念情郎的寂寞凄凉之情。全词写了环境清冷,烘托主人公心境之孤寂、凄凉,从容颜憔悴、余香尚存,见其相思甚苦,感情真切。这首词情景交融,脉络清晰,逼真地展示出女道士尘心未泯的情意。
忆家山似画,寒食后、丽人行。并缆系垂杨,褰帘却扇,细语闲评。
纵横竹炉茶椀,也当他、斗酒听啼莺。记得半塘烟柳,昔年曾伫狂生。
泠泠。归梦寄泉声,和醉拥倾城。看袖拂乌丝,裙挥白练,薄负才情。
丁宁。莫催双桨,待月明、清露下秦筝。弹到秋江一曲,为谁红泪飘零?
芳草拥幽翠,嘉树郁层阴。
山光到窗户,禽鸟和好音。
阅兹清景逾,古怀独沈吟。
沈吟奚以为?摅情委鸣琴。
吴越经过我亦曾,溪流夜泛岭晨登。仙岩佛洞遨游遍,却愧不如行脚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