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眼望龛赭,潮头如雪白。搔头发种种,潮色满巾帼。
蹉跎十二岁,一脉未亡魄。龙函润生雷,当暑启旧册。
犹如面中丞,委蛇退公隙。问儿今何为,名在象胥籍。
钱塘县官酣,云即寿母席。狂簪榴花归,更助醉面赤。
儿心岂不亟,重以万山隔。
猜你喜欢
春色重帘外,笙歌昼未阑。屏开回白鹤,席上舞青鸾。
浥露金芝秀,凌云玉树寒。冰桃漫留核,方朔已偷残。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这首绝句通过评论西晋太康诗人潘岳批评、嘲讽潘岳做人做诗的二重性格。元好问从诗写真情出发,鄙视诗写假话,言不由衷的作品。潘岳的作品描绘自己淡于利禄,忘怀功名,情志高洁,曾经名重一时,传诵千古。但是他的实际为人,却是躁求荣利,趋炎附势,钻营利禄,谄媚权贵的无耻小人。因此元好问认为,扬雄说的“心画心声”,以文识人是不可靠的,会“失真”,即言不真诚,言行不一的问题。识人,不能只观其文,还要看是否言行一致,心口如一。
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能绝对化,因为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充满矛盾、发展变化的,有时也会出现假象。这样就要善于分析复杂的矛盾现象,善于识别假象,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诗歌史上诗与人不统一的现象不独潘岳,元好问的针砭是深刻的。
养拙蓬为户,茫茫何所开。江通神女馆,地隔望乡台。
渐惜容颜老,无由弟妹来。兵戈与人事,回首一悲哀。
岁历居庸万仞山,词臣供奉有馀閒。试看翠竹丹枫画,犹似金风玉露间。
兴随白鸟汀洲立,步入青林台殿出。
湖脉来通方士泉,山颜分入幽人室。
自苦扁舟每访寻,何年空谷无遗逸。
一夜霜风穿客衣,二十六房皆采橘。
洞庭林屋聚群山,问讯曾逢卖橘船。湖上白鱼多满尺,山中朱果不论钱。
仙家犬吠云连屋,泽国龙吟月满天。辟谷有方烦寄我,吾将多与世人传。
带恨湘江水。无柰远、楚云天际千里。灵均一去,芳荪翠减,香篱青死。龙舟鼍鼓声沸。叹旧俗、空夸水戏。乐少年、越女吴姬,□□王孙公子。曾记南浦芙蓉,东湖杨柳,斜日歌吹。彩舟载酒,纶巾挥扇,胜友同醉。而今白头蓬卷。但谙惯、独醒滋味。好只把、兰佩荷衣,从今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