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杯酒,半被荆高歠。意气矗浮云,慨歌常激烈。
此意竟寥寥,忍向时人说。今日骤见君,对面清霜冽。
一言足疏人,磊落有奇节。尝向辽东来,万马齐奔轶。
毛发尚萧然,似冒燕山雪。驰驱六十秋,未获奏奇捷。
此日托狂游,公卿咸慕悦。救人不问报,千金等片叶。
一箭下聊城,侯封殊不屑。邂逅觏韩生,把袂不忍绝。
便与叩当垆,如花娇宝靥。索酒一尝之,杯乾情靡竭。
遂各叙平生,欲言中哽咽。予少举孝廉,至今犹蹩躠。
曾一点龙门,曝鳃但流血。箧底金常空,大半赈孤孽。
岂直李广穷,道迷翻挫折。闻之共怆怀,高歌低片月。
骥老志未降,驹壮当腾越。会合谅有时,岂必同一辙。
但取寸心存,宁论工与拙。世事多模棱,两鼠私斗穴。
伯夷讵称廉,于陵未为洁。休言跃冶金,且视腰间铁。
落尽苏秦裘,羞杀张仪舌。易水有时消,忧怀不可掇。
荆轲术本疏,渐离轻取灭。大义既皎然,恶用私行侠。
醉后挥手辞,雄剑声不歇。
猜你喜欢
黑犊养来纯白,睡蛇死后安眠。但有漉篱可卖,不妨到处随缘。
豚栅鸡埘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
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
首夏东归去路宽,泐巴行馆客衣单。侵晨忽把羊裘换,蚱夜犹怜兔魄寒。
雨歇风清云渐散,雪消砂硬土全干。四时一月都经过,好作炎凉世态看。
宿昔青云志,蹉(cuō)跎(tuó)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以前做宰相时,报效国家,日理万机,志向远大。现在做了长史,无事可做,蹉跎岁月,虚度华年。
谁知道照镜子时,才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我深深感到孤独,只是自己的形体与影子相怜。
参考资料:
1、王莉.小学生古诗词赏析大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53-54
宿昔:宿是怀有,昔是以前(是指任宰相期间)。青云志:凌云壮志,志向远大。蹉跎:蹉跎岁月。白发年:白头发的年纪,形容自己老了。
谁知:谁知道。这是自言自语。明镜里:镜子里照到的作者。形影:形体和影子。自相怜:自己的形体和影子互相同情,怜悯。意思是孤独。
李贺诗云:“少年心事当拏云”。大凡人们年轻时的宏图大愿,在历经坎坷漫长的人生岁月之后,往往成为空瓤的神话,不堪回首。《照镜见白发》抒发的是人到暮年、壮志未酬的无限感叹。笔致清浅如流,朴实无华。诗题“照镜见白发”极简练地勾画出抒情主人公对镜伤怀的典型情境。
“”两句诗超越人生种种具体形态的风云际遇,以“关山度符飞”式的大写意笔法,摹写出人们普遍的心未了、年已老的情感范型。自古以来.哪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都怀抱创业建功的凌云壮志,那些无以计数的炽热梦幻都曾将繁花似锦的未来预付给了少年之心。然而,时光茌苒,岁月蹉跎,弹指间已是青春不再,老之将至。芸芸众生中有多少人得以遂平生志愿!早年率尔自许的人生理想,更多的则如残英飘坠,无以收拾,只赢得萧萧然白发丛生。诗中并不明言,也无须拘泥于究竟是何原因致使青云之志跌入寂寥空虚。从萌生“青云志”的“宿昔”蹉跎逶迤而至“白发年”,本该有许多具体的生活内容。但所有这些,在诗人高度慨括的笔下急遽掠过。诗行大幅度地腾跳.更显出事业未竞,蓦然间两鬓已秋的惊惶与叹喟。
“谁知明镜里,形影白相怜。”“谁知”,未必不是一种出人意外的口吻。也许是少壮时对自我的期望悬得过高,与如今碌碌无为抑或未达目标的现实反差太大,于是“临晚镜,伤流景”,发为遗憾、悲凉,无可奈何之浩叹;同时、意外的口吻亦表达了辛酸的自嘲自讽。主人公羞于重温往昔的壮怀激烈,揽镜自怜,无从躲避,嗒然若失,凝然镜前,备受自尊心折磨。
壮志难酬是人生普遍的缺憾。张九龄虽贵为天子股肱,是初唐名相,但屡遭奸臣李林甫等排挤,宏图未展.常感惆怅失落。此诗或许是以嗟叹自怜的方式提出了一方人生明鉴:凡欲成就青云之志者,必得时时自醒奋进,蹉跎延宥将贻白发之恨。全诗寥寥二十字,用语明畅、笔势飞动,感情沉郁凝霞。
沈翁昔日补天炼五色,天漏纵横完不得。且从河汉觅支机,肯向陵阳泣含璧。
一拳气夺二华青,双岭寒分洞庭碧。似压郁林太守归,况负奇章相公癖。
翁今已矣石尚存,内史不忝翁家门。尊者衣冠拜称丈,馀者罗列皆儿孙。
肃然乞我一诗去,欲披薜网穿云根。呜呼漱何必孙荆齿,冷何必夏统肠。
渴何必王烈髓,饥何必鲍靓粮。若翁有官不终日,男子立骨须坚强,嵜嵚磊砢俱无妨。
松花冈头雷雨急,坡陀流膏渍香汁。
新泥日蒸气深入,穿苔破藓钉戢戢。
如盖如芝万玉立,紫黄百余红间十。
燕支微匀滑更湿,倾筐盛之行且拾。
天随杞菊谩苦涩,采归芼之脱巾笠。
桑鹅楮鸡皆不及,嫫姑天花当拱揖。
盐豉作羹炊玉粒,先生饱饭踏晓日,更遣樵青行负笈。
积泪消春色,好花思锦城。
贵人难入耳,只是恼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