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北开戎馆,清时寡牒书。榻含千竹净,亭落万峰疏。
聚石攒奇草,联园匝野蔬。自公多逸暇,跃马亦林居。
猜你喜欢
深秋绝塞(sài)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tiáo)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
参考资料:
1、张秉戍 .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5-5-1:294.
2、徐燕婷 朱慧国.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书店,2014-1:385.
绝塞:极遥远之边塞。木叶: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萧:风声;草木摇落声。迢迢:形容遥远。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谓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故称“屏山”。此处代指家园。登高:重阳有登高之俗。魂销:极度悲伤。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阙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愁情沁体,心思深处,魂不堪重负,久久不消散。
“不为登高。只觉魂销“一句,词中有诗的意境。也非是用词这种格式流水潺潺地表达,换另一种都不会如此完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是杜牧诗中意境;“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诗中景象。而今,这一切尽归容若。容若此词,看似平淡,其实抬手间已化尽前人血骨。
征君昔嘉遁,抗迹遗俗尘。了心悟有物,乘化游无垠。
道丧历千载,复存颍阳真。上虞佳山水,晚岁耽隐沦。
内史既解绶,支公亦相亲。儒道匪远理,意胜聊自欣。
洄沿南谿夕,流浪东山春。石壁践丹景,金潭冒绿蘋.
探炼备海峤,赏心寓情人。奈何灵仙骨,锹翮瑶池津。
寥寥虚白宇,夙创招提因。家风缅多尚,玄德谢无邻。
谬陪金门彦,矫迹侍紫宸。皇恩竟已矣,遗烈庶不泯。
南雷未殁尝语我,人生须得三百年。百年读毕今昔书,百年看遍名山川。
百年手提尺寸柄,经纶揭地还掀天。此语创闻真快绝,非阿所好理当然。
我寿几何未可卜,纵符此数失在前。三十六年忽已逝,不逝安得逢良缘。
无论万卷不能破,一经尚未钻其坚。无论五岳道阻长,四明密迩犹迍邅。
修齐自反方愧怍,国与天下何遑焉。曩者亲宦祖垂耄,我惭菽水悲台泉。
迩年亲归旋卧病,朝朝药裹心倒悬。何况年决无三百,满百之人便称仙。
此生休矣尚何为,自叹空复时牵缠。忽然想因此语幻,第邀上帝鉴且怜。
枕成赍我一快梦,南雷之语非徒然。
百二山河壮帝畿,关门何事更开迟。
应从漏却田文后,每度闻鸡不免疑。
昔与二三子,谒帝承明庐。拊翼欣同条,翻飞悲异途。
苟无凌霄翮,徘徊守故株。春阳茁潜耀,百卉芬以敷。
发轸越山侧,扬鞭燕路隅。伫立怅飞盖,沉欢意何如。
离索古所叹,志士慎驰驱。丹云荫纤服,朱华迎轻车。
愧无杂佩赠,揽结空踟蹰。慎言明令德,庶以永终誉。
只合顽金铸阆仙,当歌犹得故人怜。置书怀袖将三岁,作嫁裁衣竟十年。
到岸山光看雨后,过江人物想风前。登临是处成陈迹,粥饭抛时再问缘。
书法从中得,难将笔下寻。欲知神合处,始悟画由心。
篆隶秦非古,真行晋迄今。奇踪存翰墨,妙意本胸襟。
雄健猊翻石,骞腾鸟出林。古人求笔正,八法响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