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江流带峡湾,昔人乘此住名山。六朝台榭兴亡后,百粤山河指顾间。
林下鸟啼游客醉,竹边花落老僧閒。登临欲上和烟洞,无奈猿声泣玉环。
猜你喜欢
凝碧湾头舣钓船,扪萝凌绝访诸天。晴晖忽散千峰雨,虚谷惟闻百道泉。
唐宋碑残思幻迹,禺阳仙化是何年。登临便欲离尘网,卜筑幽栖学问禅。
飞来绀宇逼青霄,缥缈如逢绛节朝。桂扑岩头云欲瞑,松横风籁鹤相招。
葛坛钓石亭今古,犀锁猿环事寂寥。笑逐风尘华发改,可能无意问渔樵。
一枝枝自寄深林,何得翻然著意深。塞上亦知无马失,江边谁问有舟沉。
烦君烂漫千钟酒,慰我登临一寸心。醉后狂歌歌更切,未应愁减越人吟。
圣德超千古,皇威静四方。苍生今息战,无事觉时良。
丞相府中曾试掾,郎官年少独怜君。彤庭退食联镳出,金锁开门待漏闻。
经学旧精商鲁颂,檄书全拟汉唐文。閒陪阿阁东头宴,五色仪鸾绕庆云。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xī)卜筑岁将淹。
宅近青山同谢脁(tiǎo),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
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
杜陵贤士清正廉洁,在东溪筑屋已经多年。
宅地如谢脁一样靠近青山,门垂碧柳,又像那陶潜。
美丽的鸟儿在后院唱着迎春的欢歌,落花伴着酒香在前庭飞旋。
有客到来,就让他开怀一醉,盘中菜肴,只有水精盐。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44-945
杜陵:在长安东南二十里。卜筑:择地建筑。
青山:在当涂县东南三十里。齐时宣城太守谢脁筑室于山南,绝顶有谢公池。唐天宝间改为谢公山。
水晶盐:《金楼子》:“胡中白盐,产于山崖,映日光明如精。胡人以供国厨,名君王盐,亦名玉华盐。”
“”讲述杜陵贤士清正廉洁、东溪卜筑终老的淡泊人生。其中,“卜筑”强调了东溪公隐居的决心,寓意出东溪公的人品及其决意在此过清贫的生活。
“”诗句中含有两位诗人名字:南朝齐诗人谢朓和东晋诗人陶潜。谢朓诗歌影响了唐代诗风,陶渊明的田园诗风陶醉过了多少代人。诗句中借南朝齐诗人谢朓和东晋诗人陶潜的高尚品格喻杜陵贤人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生情怀。
“”描绘出一幅鸟儿后院飞翔高歌、是飞花落絮送酒的艳丽景色,更是突显出《题东溪公幽居》中的“幽”字,幽僻之处、深而幽静。与此同时,诗人将“飞花”拟人化,飘舞的花朵“送酒”为来客喝酒助兴,以此营造热烈氛围,暗示了主人对客人的真诚。
“”意境开阔,让人感受到杜陵贤人的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性情,但亦蕴含着盘内空空没有菜蔬、三亩两亩闲田也懒种的田园生活,表现出东溪公的“清且廉”,照应开头,首尾照应,再次升华主旨。
全诗围绕“清”“廉”两字为主线,以谢脁、陶潜喻东溪公杜陵贤人,诗中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突显杜陵贤人的清正廉洁、高雅绝浴,同时也肯定了东溪公的淡泊明志之情。
管蔡既失道,周公遂相残。
召公乃赋诗,棠棣良可观。
圣贤尚如此,末世讵得安。
斗粟与尺布,至今兴永叹。
汝南贤伯仲,乡评蔼芝兰。
冰清而玉洁,友于甚相欢。
鸿雁识先后,鹡鴒知急难。
同衣且共爨,怡怡生理宽。
壎箎翕和乐,学海闚波澜。
好爵岂终靳,未用咏考槃。
他年表门闾,紫荆出檐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