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青丝倏已皤,久拚踪迹寄烟萝。临流剩有观鱼乐,对酒能无击缶歌。
花发篁园推健笔,月明池馆舞轻罗。槐阴深处荷香细,一曲薰弦兴转多。
猜你喜欢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jīng)旗,前后红幢(chuáng)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zhī)。烟雨微微,一片笙(shēng)歌醉里归。
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参考资料:
1、欧阳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7》:巴蜀书社,2007年:197页
2、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2634页
西湖:指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西湖。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旌旗:古代旌旗仪仗。幢:古代的帐幔。
盖:古代一种似伞的遮阳物。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笙:簧管乐器。
上片用“旌旗”来比况荷花的“红幢绿盖”,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把荷叶比作红幢、绿盖的仪仗,随着自己前呼后拥,写出了荷塘荷花开放的旺盛姿态。作者紧扣“西湖好”的总写到展开具体描写,碧绿清澈的湖水承载着小船与游者,长长的湖堤长满茂密的芳草,满眼的绿意,扑鼻的清香,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词中二三句主要通过视觉写“西湖好”,“隐隐笙歌处处随”则是从听觉写“西湖好”,这一句从侧面告诉读者,游湖之人何止醉翁。描绘出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
下片写词人泛舟荷花深处,饮酒听曲,赏花饮酒的活动,已完全沉醉这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了。“醉里归”写出词人心情十分惬意,这是观赏西湖秋荷所导至的,秋季西湖之美就自在不言中了。
全诗诗人游览荷塘,官场上的上的失意和烦闷,都被这荷香和微雨所冲散,带回的是一颗超尘脱俗的心境。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
寒鸿高,仙露满。秋入银河清浅。逢好客,且开眉。盛年能几时。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
我爱淳安好,流芳踵昔人。兴贤多上第,安老切怜贫。
更荷雨旸若,再还风俗淳。燕毛过百岁,锡类奉君亲。
去年春雪亦已晚,今夜腊岁如知时。谁云此乃农家福,摩挲枵腹聊慰之。
胥目悬门乌喙过,至今哀怨入吴歌。山河不为兴亡改,城社其如感慨何。
废苑春深芳草满,荒台秋尽夕阳多。醉来一觉扁舟梦,也胜豪华逐逝波。
已恨妒花风雨急。谁倚楼头,又擪江城笛。不信琼姿留不得。
般般催送香魂别。
门掩黄昏空寂寂。月也无情,雪也无颜色。好梦罗浮都已歇。
夜寒纸帐重相忆。
忆昔逢君夜雪中,高谈未了酒尊空。清涟绿筱今输我,白璧黄金政负公。
渭水流清终异浊,池花变碧旧宁红。欲评此意君何在,长是苍茫立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