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剌鸳鸯出绣房,攒眉长日对横塘。梦回乡国云常白,心到东篱菊已黄。
淩鹤自鸣阴上唳,陆怀多负洞庭霜。夜来何处寒砧急,又向西风下数行。
猜你喜欢
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十点五点残萤,千声万声秋雨。
白云江上故乡,月下风前吟处。
欲去不去迟迟,未展平生所伫。
咸:都。上国:大国,强国,此处指大唐帝国,其实时至九世纪末子兰之时,李唐王朝已衰败至极,即将覆亡,上国是恭维之词。帝城:首都,都城,此处指长安(陕西省西安市)。羁旅:寄居作客。
伫:通贮,积储。指平生所蓄之雄图大志。
旧山指旧日隐居修行之处,因隐修处多在山林,故称旧山。这是僧人子兰所写的一首六言律诗。描写细腻,节奏明朗,情感真挚,寓意深沉,是这首诗的特点。
坐忆空山路,青林去不遥。斋关闭秋雨,寒磬落江潮。
雅自依龙藏,凭谁问虎桥。尘心报支遁,何日晤言消。
春来罢习昆明战,甲兵洱海初洗。翠叠尧蓂,青眠汉柳,鱼钥千门宵启。
炉薰鹊尾。袅火凤流苏,烛龙垂地。梦入钧天,始知身是玉皇吏。
宸游此时最喜。敕云韶屡舞,鹤羽交醉。百和香浓,三光酒满,拜手逡巡还起。
升平乐事。许殿上赓歌,柏梁新制。带月归迟,六街平似水。
褰裳涉流水,倚水送归云。海角春潜到,山腰路忽分。
伏龙应厌睡,飞电骇论文。鹳雀知机早,翻然不待群。
兴到临池乱写来,也因描绘对盆栽。自将拙作编成集,聊慰辛勤偶一开。
读罢清诗惭谬赏,还同说项向人媒。非关笔墨能贫我,自是生无应世才。
天。休使圆蟾(chán)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chán)娟。
天啊,不要让这一轮圆月照得我这离家的人无法安眠。面对满月,孤身一人,心中的那个她在哪儿呢?月宫里,只有桂树的影子斑斑驳驳,无人赏看。
参考资料:
1、唐圭璋.《唐宋词选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版:第343页
圆蟾:圆月。蟾:蟾蜍。后来就以蟾蜍为月亮的代称。桂影:月影。婵娟:美好。这两句是说月中桂影空自婆娑,而月下却不见伊人佳影。
夜空中的一轮圆月,惯会助人哀伤快乐。人们高兴时,那明月便洒下皎洁的柔辉,为人助兴、凑趣——“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人们忧伤时,那月色也顿时变得冷幽幽的,照得人倍感凄凉,令人难耐,——“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词)。
《苍悟谣》里的这位“离人”,叫明月照得失眠了,于是他苦恼极了,呼天而叹:“天!休使圆蟾照客眠!”(圆蟾,即圆月;传说月中有蟾蜍。)意思是说老天啊,不要再让这圆月照得这我离家的人睡不着觉了!这位他乡之客本来就满怀离愁别绪;何况月下独立,又怎能不思念“隔千里兮共明月”的那一位呢?
再说,如水月光,也容易使人毫无睡意,“明月皎皎照我床”,“牵牛织女遥相望”(曹丕《燕歌行》),这怎么能睡得着呢?而那月光,又偏爱照失眠人,这真是:“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之时。可是词人呢?却是月圆人未圆。难怪这位离人终于压抑不住,不得由仰天长叹了。可见,这句“天!休使圆蟾照客眠”。是经过一番千回百折的苦恼之后发出的百般无奈的叹息之词!
月光如练,然而人隔千里,这边是他乡仰望,那边是闺中独看。这位痴情人不禁异想天开了,说:月亮啊,据说你是一面宝镜,你能照出她的芳姿倩影吗?“人何在?桂影自婵娟!”他凝视着那轮明月,那嫦娥般美丽的身影在何处呢?只有桂影疏密有致,空自盘旋罢了。
此时此地,他可能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俩月下携手漫步的美好时光。然而此时呢?人却远隔千里,这多么令人愁怅啊!
这首小词通过对圆月观感,抒发出沉挚的思念之情。寥寥十六个字,然而曲折有致。这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的高妙描写手法,真可谓“以少胜多”了。
汉乐府里有《上邪》一曲,意思就是“天哪!”这首小词也采用这种咏叹手法,且全用口语述之,富有民谣色彩。这首小词在婉约词中,显得十分清新别致。
毗陵今古号名州,况是风流得隐侯。
吴岫稍迎双隼旆,洛尘凡敝几貂裘。
预期庭下无嚚讼,还向樽前作艳讴。
去去国门认不羡,画船烟浪入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