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十载婴离乱,三灵紊纪纲。长雄尊武断,氛祲晦文昌。
赤子还思汉,皇天只眷商。未能书痛哭,谁合传循良。
边鄙时犹耸,污莱岁亦荒。餐芝怜绮季,采药羡嵇康。
寂寞山林路,纷纭声利场。举杯浮月影,拔剑动星芒。
沟垒连坚壁,樵苏远馈粮。盖藏空里巷,储偫尽仓箱。
不获安吾圉,何由靖彼疆。感时怀栎社,辟地得榆乡。
千里淹骐骥,高冈集凤凰。圃芳飞蛱蝶,波暖浴鸳鸯。
岁久家山近,春深草木香。故人情独厚,老子兴尤长。
濑钓狂如故,盘居乐不殃。开扉延竹径,展席荫茅堂。
庚甲相先后,交游半在亡。忘形谐笑谑,好客谨迎将。
桃李门墙暖,风云水石凉。悲歌增慷慨,远引迫仓惶。
戍垒何曾撤,山家亦可伤。几时韬甲胄,何日返耕桑。
涉世艰尝备,偷安愿少偿。斸云新迸笋,锄水欲抽秧。
俯仰心犹壮,登临力尚彊。莺鸣晨唤友,蜂起午朝王。
露蕊丹砂滴,风篁翠葆张。稻香收野碓,酒熟出邻墙。
步屧穿林坞,扶筇度石梁。雪晴山屴崱,烟晚树苍茫。
志可林泉遂,情难畎亩忘。巢居违猛鸷,陆处避怀襄。
泪尽莱公竹,歌沉召伯棠。薰征思马葛,增秩想龚黄。
狐逐令先虎,狼因用牧羊。关河连灌莽,郊甸厌糟糠。
疑段蹄新凿,骅骝首独昂。十藏矜鼠腊,千仞覆蜣螂。
上将专鈇钺,遗黎蹈火汤。同袍能邂逅,散策幸徜徉。
田里无愁叹,乡邻不吊丧。探幽寻绝谷,穷睇陟崇冈。
适野何烦骑,临流讵假航。绨袍安绮縠,粝食饫膏粱。
玉糁调羹法,松花酿酒方。纻溪仙馆集,幞石帝庭光。
野蓛罗珍馔,山花丽靓妆。星坛逢蓟子,云洞入刘郎。
地僻观松鹤,天清远虎狼。绛霞匀醉脸,清露漱吟肠。
自拟襟期素,那知鬓发苍。有尊开北海,无语问东方。
圣主勤延访,山农觉散狂。集飞从渤澥,清浊辨行藏。
连姻共村落,结屋傍林塘。石平多可坐,泉美总宜尝。
荣名谢伊吕,笑傲学羲皇。微躯寄宇宙,行乐答清章。
唐室承平久,遗贤不遁藏。罗纨桑幄腻,饼饵麦畴香。
马牧初蕃息,民编莫校量。边臣闲虎略,卫士敛鹰扬。
禁苑晨钟动,梨园锦障张。披香风细细,太液水浪浪。
河汉明方润,长庚淡不铓。羽旄仪两列,冠盖道相望。
谏士陈休戚,廷臣论否臧。金石歌大雅,琴瑟奏清商。
青鸟迷鸳瓦,乌衣绕画梁。供张官府备,殽馔大官忙。
共享清时乐,殊无谤议伤。含元朝百辟,花萼宴诸王。
主上贞观圣,官僚魏郑良。岁馀开武讲,春首辟文场。
异宝浮淮水,馀粮朽凤翔。诸羌来入卫,百济请观光。
关塞沈烽火,乡闾息寇攘。三春常若雨,六月不飞霜。
圣德跻朝夕,仁心本就将。俯知人意顺,仰视帝心当。
彍骑轻关内,精兵重北疆。朝廷潜巨蠹,方镇养贪狼。
粉面三千辈,金钗十二行。持盈当忌满,居治不知亡。
相罢曲江去,权移林甫傍。华清高屼屼,骊峤碧苍苍。
金屋眠春晓,温泉浴暮凉。掖庭花烂漫,阁道路彷徨。
官监金犀饰,妖姬珠玉装。危弦惊醉耳,哀调断柔肠。
灯烛晖鳷鹊,丝簧沸建章。奢淫几桀纣,纯俭劣成康。
击柝宫城邃,传筹禁漏长。谋欢长汲汲,沈醉若伥伥。
未悟薪及爇,谁知病已肓。人横碧玉笛,腰佩绛香囊。
岭表千山远,荔枝三日尝。仙衣吹渺渺,莲舸泛洋洋。
力士权诚重,杨钊宠不忘。承恩趍宝座,奏事近牙床。
荧惑频侵斗,秋阳弗集房。人心咸怨怒,天象不披详。
易水声呜咽,燕山水郁茫。盗贼充上郡,鼙鼓起渔阳。
杀气凌金阙,繁霜殒玉芳。环儿刚赐死,天子惧如狂。
战士皆思变,奸臣亦易常。空闲尘羯鼓,谁舞旧霓裳。
忠义心徒顺,英雄志自昂。翠华摇曳曳,鸾驭去遑遑。
禁脔庖供豕,村民路进浆。隘兵蜀道险,糊口益州粮。
灵武兵声振,汾阳意气刚。复收京阙克,重治寝园荒。
贼势时深蹙,官军力益强。羽檄传剑阁,龙驾返南方。
御府仍无酒,饥民尚啖糠。邛都求道士,蓬岛觅仙乡。
符使将归汉,真妃犹忆唐。金钗分一股,钿合擘中央。
挥涕春风殿,伤心秋月堂。梧桐笼院砌,桃李映宫墙。
佳梦真难得,幽欢颇有妨。春宵成怨忆,秋夜愈悲惶。
尚记脩眉绿,犹思半额黄。强舒鸾被翠,闲杀辇车羊。
陵谷俄惊海,沧浪已变隍。临风一卮酒,聊复酹三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今日天气多美好,管乐清吹鸣琴弹。
感慨柏下长眠者,人生怎能不为欢?
清歌一曲发新声,新酒使人开笑颜。未知明日事,余襟以殚。未知明日生死事,快意当前且尽欢。
参考资料:
1、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昆仑出版社,2008-01.第30页
诸人:众人。周家墓:据《晋书·周访传》载:陶侃(kǎn)当初乡居未显达时,遭父母丧,将要下葬,家中忽失一牛。陶侃寻牛时遇一老父,老父说:“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又指一山说:“此亦其次,当出二千石。”于是陶侃葬父母于前一山。将另一山指示给周访,访葬其父,果为刺史。陶、周两家世婚。陶渊明这次所游之地,也许就是周访家墓。清吹:指管乐器。鸣弹:指弦乐器。
感:感悟,有感于。柏下人:指葬在柏树下的墓中人。安得:怎能。
清歌:清亮的歌声。散:发出。绿酒:新酒。刚酿出来的酒呈绿色,故称。开:启。芳颜:美好的容颜。指笑逐颜开。未知明日事,余襟(jīn)以殚(dān)。明日事:指将来之事,包括生死之忧。襟:心怀。良:甚。殚:竭尽。
这首诗就内容看,当是陶渊明归田以后的作品。篇幅简短,内容平凡,但却博得很多人的赞赏,当有其不平凡的所在。说平凡,如“”“”写在某一天气候很好的日子里,和一些朋友结伴出游,就地开颜欢饮,或唱“清歌”,或吹管乐和弹奏弦乐以助兴。这都是很普通的活动,诗所用的语言也很普通。说不平凡,因为所游是在人家墓地的柏树下,要“为欢”偏又选择这种容易引人伤感的地方。在引人伤感的地方能够“为欢”的人,不是极端麻木不仁的庸夫俗子,应该就是胸怀极端了悟超脱,能勘破俗谛,消除对于死亡的畏惧的高人。渊明并不麻木,他明显地“感彼柏下人”死后长埋地下所显示的人生短促与空虚;并且又从当日时事的变化,从自身的生活或生命的维持看,都有“未知明日事”之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为欢”;还能做到“余襟良已殚”,即能做到胸中郁积尽消,欢情畅竭,当然有其高出于人的不平凡的了悟与超脱。以论对于生死问题的了悟与超脱,在渊明的诗文中,随处可见,如《连雨独饮》:“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五月中和戴主簿》:“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神释》:“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挽歌诗》:“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是一种自然运化观、朴素生死观,比起当时“服食求神仙”、追求“神不灭”的士大夫,不知高出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