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署清挥翰,彤扉老曳裾。怀人搔短发,来使寄长书。
江树春弥望,山蟾夜共居。刚风吹弱水,不得侍云车。
猜你喜欢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diān)倒红英间绿苔。
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纷纷落花夹杂着绿色的苔藓。
参考资料:
1、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9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肖寒.《各代文学名句精华·词曲卷》.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138.
3、朱靖华,饶学刚,王文虎,饶晓明.《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7.
4、吕观仁.《东坡词注》.长沙:岳麓书社,2005:167.
初:刚刚。解:能、知道。语:这里指莺鸣,娇啼婉转,犹如说话。酥:酥油。近却无:近看什么色彩见不到。
休辞:不要推托。颠倒:纷乱。红英:落花。
上片,写初春美好时光。第一、二句点明初春的时令:“莺初解语”;点明初春地位:“最是一年春好处”。接着三、四句就写初春美景:“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通过初春细雨滋润草根而转青色而转明丽这一细微变化,把如画的春光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尤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观察得极为细致,描写得极为逼真。因为远看刚刚返青的草芽,呈现青色;而近看草芽,则仍是黄色的了。这自然不是东坡的发现,早在唐代,韩愈就注意到了,并写进他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去了。诗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东坡点化运用韩诗的传神之词句,用进上片,正好道出了初春的可贵,而又不露痕迹。
下片,劝人尽赏春光。“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是说不要借“醉倒”沉醉之故,而拒绝去看春花。不看春花,就意味着失去了花会给人的青春活力,意味着时光易逝,人走向衰老。这是最大的人生误区。“人生易老天难老”。东坡的言辞中同样也充满了人生哲理。东坡曾说“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何不改为“人生何以易此乐,及时看花春常归。”“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带有醒世之意的恒言。不要等到春离开人间吧。否则,将是“红英”纷乱地夹杂着“绿苔”而失去春的魅力。子由《闻子瞻重游终南山》诗一开头就说得好:“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吟诗莫作秋虫声,天公怪汝钩物情,使汝未老华发生。
芝兰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
细书千纸杂真行,新音百变口如莺。
异议蜂起弟子争,舌翻涛澜卷齐城。
万卷堆胸兀相撑,以病为乐子未惊。
我有至味非煎烹,是中之乐吁难名。
绿槐如山暗广庭,飞虫绕耳细而清。
败席展转卧看经,亦自不嫌翠织成。
意行信足无沟坑,不识五郎呼作卿。
吏民哀我老不明,相戒毋复烦鞭刑。
时临泗水照星星,微风不起镜面平。
安得一舟如叶轻,卧闻邮签报水程。
莼羹羊酪不须评,一饱且救饥肠鸣。
飘然六出舞长空,四顾楼台玉砌中。
却被两般来点破,鹤呈丹顶树头红。
人生何营营,百年事此腹。惭愧山中人,一月饭几熟。
家在西湖第几峰,白云无数水重重。鸟啼花落春光暮,同听南屏寺里钟。
曾把江湖当敌攻,三千强弩水声中。霸才越国追句践,家法河西仿窦融。
宰树重重封锦绣,宫花缓缓送春风。谁知苦创东周局,留与平王避犬戎。
泪粘春住,香吹梦醒,提起旧时根节。画船丝柳绮窗花,整一幅,断肠图揭。
彩云易散,银河难渡,青鬓莫教催雪。来生慧业恐生天,又负却,人间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