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月照汉宫词,毳锦衣裘换陆离。君命和亲劳敢惮,夫纲定分死难移。
春随骄马观胡队,玉立诸姬拜女师。花貌承恩多见弃,长安金屋亦何为。
猜你喜欢
红颜虽命薄,犹是汉宫人。
一上玉关道,天涯沦落身。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yàn)。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qióng)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独自上层高楼,极目远望,青山在远方若隐若现。望到夕阳要坠落的时候,还是看不见鸿雁飞来传音信。
独自走下高楼楼下的蟋蟀发出凄怨之声。待到明月高悬时,仍然愁思肠断。
参考资料:
1、温庭筠.婉约词插图本增订版:凤凰出版社,2012.12:205页
2、琢言主编.《唐诗宋词元曲》: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0:第279页
斜阳欲尽:直望到残阳余晖即将完全消失的时候。西飞雁:从西边飞回的大雁。
蛩:蟋蟀。柔肠:女子的情怀。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人以时间作为线索,引出登楼少妇心情的变化。
上片写少妇白天上楼盼望。独自上层楼,极目远眺,盼望着夫婿的身影,但茫茫天地间,唯见远山一片。就这样一直望到夕阳西下,还是不见那人的影子.甚至连一点音讯也没有。起首便用“独自”强调女主人公形单影只,未登楼,已见愁。女主人公对外界的其他景物都视而不见,一心寻找的正是那可以传递音信的“西飞雁”。
下片写少妇空望一整天后失落地走下层楼。下了高楼,庭院寂寂,唯有蛩声如泣.此处以将少妇的哀怨融人景物中,蛩声如怨是因为少妇内心寂寞,内心幽怨。下片首句“独自下层楼”与上片首句“独自上层楼”呼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登楼前定有满心期待,而登楼后却只余下满腹愁怨。
这首词以情见长,写出了主人公由盼望逐渐变为失望,再变为凄切哀怨,直到柔肠寸断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
远别离,明当入蜀去。
酒酣日落客心惊,起与仆夫先议路。
引车在庭牛在槽,桐枝袅袅秋风豪。
别情惆怅气不下,酒觞翻污麒麟袍。
缓缓清歌慰幽独,不惜更长更烧烛。
赠君发上古搔头,莫易此心如此玉。
平生每笑花飞片,东家吹落西家怨。
但得归时似别时,相知何必长相见。
灵武中兴日,同仇共卧薪。勤王青海马,闲道白衣人。
但恃江山险,都忘丧乱频。南朝歌舞地,醉杀后庭春。
先人交契若云烟,最说君家外舅贤。我有愁心似征雁,随君千里到秦天。
楼头雁字,却回风惊起,哀鸿嘹唳。不管离人肠欲断,酿做一天愁思。
扇已迎秋,蝉还泣露,一例添憔悴。飘零倦客,啼鹃省得深意。
堪叹梦影匆匆,韶华易老,雨溅飞花碎。有恨只应和泪咽,回首旧游难再。
隙月留辉,残灯恋影,耿耿心如醉。漏声听彻,独怜欹枕无寐。
欲从旷口过金陵,不惜汤泉两日程。因就故人求一浴,何妨随例得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