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儒雅最英英,藩邸人如棘下生。吾道中兴由汉室,斯文一劫是秦坑。
诸陵而外存孤冢,小县于今尚旧名。芳躅遥遥谁继者,好从前路问东平。
猜你喜欢
汉家宗室独称贤,遗事闲中见旧编。偶过河间寻往迹,却怜荒冢带寒烟。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
汉家宗室最称贤,遗事曾经阅简编。偶过河间寻往迹,空馀荒冢带寒烟。
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惟有大风传。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chī)魅(mèi)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mì)罗。
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
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于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25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68-169
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君子:指李白。
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命:命运,时运。文章:这里泛指文学。魑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过:过错,过失。
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汨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平,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代人着想,“怀”之深也。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此时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一联虽系想象之词,但因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自然会对前贤因秋风而寄意。这样,“应共冤魂语”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这一“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读杜诗说》)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雷江。瘴乡。到日官梅放。讼庭无事昼帘张。沉水烟初飏。
醒酒茴香。消食槟榔。缓平湖菱芡想。琴堂。笛床。咏不了,蛮花样。
双阙峙天表,巨鳌戴云浮。秋空气先爽,预惬登高游。
攀缘千仞起,曲折百盘周。苍林忽在下,手挹河汉流。
累累支机石,荒池饮牵牛。峥嵘罗众山,俯视但微丘。
北瞻黄金阙,五城十二楼。高帝圣图远,设险开皇州。
鼎湖不可望,苍梧云影愁。长江渺一发,孰与吾乘桴。
舒啸振铃阁,诸天风飕飗。落日下西岭,惨怆增人忧。
寄眼秋光好,停车问所经。回峰藏短径,疏竹掩空亭。
稻熟平栖亩,蘋开浅见汀。蒋山新入望,端为客来青。
一棹苕溪去,千门榆火新。老来犹是客,病起怯逢春。
儒馆妙人物,吟毫泣鬼神。平生经济业,勉矣正逢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