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朝云横度。辘(lù)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zhòu)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长空中,寒风翻卷朝云滚滚而去。朝行暮宿,千里途程,大地上,金兵驱载妇女迢迢而去。莽莽黄沙,一片白草,月光清冷地照着只有三两户人家的荒村,孤零零地,没有一点活气。
大雁南飞,却不能为词人寄书信倍加女主人公失去自由和国家之创痛。这种种愁思,郁结难解,使得愁肠寸断,简直达到日也愁、夜也愁的地步.那在燕山脚下的燕京(即中都,北京市)已经不远了,回头遥望那难舍难忘的故国乡土,可要顺着此路回去就比登天还难了。
参考资料:
1、张建雄,易扬.《唐宋词百首浅析》: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3月:120
辘辘:车行声。白草黄沙:象征北方凄凉的景色。
无昼夜:不分昼夜。燕山:府名。
这是北宋灭亡之际一位被金人虏去的弱女子写的词,描述被虏北行之经历,抒发国破家亡之巨痛。作者之父本是阳武(河南原阳)县令,在金兵南侵围城时,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妻、子一同遇难。“其女为贼虏去,题字于雄州驿中,叙其本末”(韦居安《梅磵诗话》)。由此可以想见作者写作此词时揪心泣血的情景。雄州,河北省雄县。
开头两句,写被金人用车载向北方出发时的情景。“朝”,点明出发的时间是在早上;“云”,点明出发时的环境气氛是那么惨淡,阴云密布;“横度”,形容阴云突如其来地漫过来。首句看似写景,渲染自然气候之恶劣;实是暗喻当时政治风云的突然变化,形势险恶。一个“横”字,把作者那种祸从天降的特殊感受强调了出来。因此,次句“辘辘车声如水去”就直道其事了。“辘辘”,象声词,形容车轮声。杜牧《阿房宫赋》有“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之句,那是描写六国宫妃被虏秦宫之后的可悲生活,这里是写作者被虏北上、乘敌囚车、不知所往的惨痛情景。“如水去”,既写出被虏妇女之众多,又表达了将一去不返的痛苦心境,比喻生动,含意深长,道尽了国势危亡、一蹶不振,身为俘虏、前途茫茫的深哀大痛。
紧承“去”字,作者用“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再描写沿途之所见。“白草”,我国西北地区所产之草,干枯时成白色,故名。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有“北风卷地白草折”、“平沙莽莽黄入天”之句,那是描写天山一带苦寒荒凉的景象;作者在此借用字面,渲染出河北秋季枯草遍地、一片不毛的气氛。在这惨淡萧索的背景之下,只见月光清冷地照着只有三两户人家的荒村,孤零零地,没有一点活气。作者描述敌占区是这样地衰败不堪,凄凉已极,不仅揭示了金兵烧杀虏掠造成的惨象,更衬托出作者被虏离乡、身临异地那种无比悲苦的心境。上句侧重写白天之所见,下句侧重写夜晚之所见,而又互文见义,彼此映衬,合成一幅北国荒寒图,作者的满眼血泪、一腔悲哀也正涂染其上了。
上片写开始被押北行途中的情景;下片写继续北行直至雄州的情景。上片侧重写所见,以写景为主;下片侧重写所思,以抒情为主。
“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这是继续被押北行途中的一个特写镜头。作者眼看敌占区荒凉凄冷的景象,心头充满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忽然看到鸿雁从北往南地飞去,不禁更撩起了对故乡的怀念、对亲人的追思。然而父母兄弟均死于敌手,即使鸿雁能够传书,自己又不知道投书给谁,何况自己身为俘虏,失去自由,不仅不能象鸿雁那样飞向南方故土,恐怕连投书的自由也没有。这种种愁思,郁结难解,使得愁肠寸断,简直达到日也愁、夜也愁的地步,不知如何是好了。
就在这种度日如年的愁境中,“渐近燕山”,来到雄州,离金邦的京城——那在燕山脚下的燕京(即中都,北京市)已经不远了。这句既照应词题,又开启下句“回首乡关归路难”。空见飞鸿南去,自己身陷异域,只能回头遥望那难舍难忘的故国乡土,可要顺着此路回去就比登天还难了。作者强烈的怀国思乡之情,深沉的亡国丧家之恨,无可奈何的身为敌俘之悲,已经绝望的永别家园之痛,在此一齐倾诉出来,字字饱含着血泪。全词“寥寥数十字,写出步步留恋,步步凄恻”(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的家国之恨,被虏之痛,怀乡之情,仔细体味,真是撼人肺腑、感人涕下。
虽然全词写的为个人的不幸,却反映出当时广大人民的普遍遭遇。
薄游狎流光,五帙俄已至。今为悬弧旦,使我废朝食。
窃拊有尽身,自抆终天泪。罢牙息众嚣,闭阁负馀惴。
离疏非冠日,通籍乃韶岁。为郎典方迓,业已三上计。
比舍饶俊民,兴辞骛遥诣。虽匪大国香,岂为当门植。
众嫭方奏淫,如何独求退。栖迟三辅谳,屏营东秦寄。
雈苻既如浣,萧斧永绝试。烈炎弥原来,玉石同迸碎。
龃龉缇萦书,艰危子坚祀。扣阍不睹天,洒血空坟地。
岂无经渎念,处死殊以未。流哀悴松柏,馀辱蒙萝薜。
屯夷理垂极,鼎革时初际。皇瞩回覆盆,谷灰起幽吹。
徊徨深隐恻,踯躅窥慈意。南舟遍楚越,北辕轘晋魏。
蓬心绝羝触,栎质惭鼯技。畴谓偏奇禀,谬中通人嗜。
三台敢希历,九列无乃赘。牵马似有曹,攻驹岂吾艺。
是时秋欲暮,天子问郧帅。尔以中执法,其往司节制。
寻叨玺书宠,仍拜宫壶赐。肃肃萃冠簪,悠悠度旌旆。
如何渭桥色,已作天涯视。严霜逐飞盖,脩路疲征驷。
汉水擘峡来,嵾峰蹈空置。褒斜绾单毂,井陉艰列骑。
偶同王遵叱,无取子阳喟。片檄寝赤丸,尺箠走墨吏。
捃拾虞军兴,纵舍伸主惠。窃窥宽大朝,因驿上封事。
愚得或有一,斯狂岂可二。既采葑菲诚,复贷尸俎罪。
虽尔竭涓涘,何由报恩施。芳已凋蕙兰,辛犹残姜桂。
揶揄路鬼讥,婵媛女媭詈。策足趣暮闉,长鸣顿其辔。
甘为退飞鹢,不作骧首骥。松柏偶然乔,宁因青阳媚。
誓墓今已乖,入宫频见忌。谬陪七子列,恐为颜延弃。
虽谢三君后,未甘李膺易。数往已自疑,揣来人同愧。
伊昔虞舜慕,五十犹不替。惟彼曼容秩,六百旋请致。
而我独何为,心迹两成悖。鬓讶蒲柳零,身安匏瓜系。
雕虫业久贱,小草名还细。服政政欲疲,知命命何冀。
纵识去者非,焉睹来者是。昔人多无闻,今余焉足畏。
秋叶旦暮零,亲知同飘坠。江水日夜流,富贵亦偕逝。
驻颜问刀圭,多难损根器。皈诚悟正觉,庶矣超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