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道不二,传道有程朱。程朱别其派,门户遂分殊。
从者病拘滞,攻者空诋诬。授受各有本,渊源莫可俱。
有明尚虚寂,阴释而阳儒。大道不遽投,讲堂启三鱼。
传经崇正学,吏治出诗书。孰谓心即理,善恶入迷途。
孰谓静不动,渣滓玷太虚。主敬与穷理,不可离须臾。
松阳留讲义,微言得持扶。洋洋象山语,非不味道腴。
姚江及白沙,良知举一隅。无如浅浮子,泛滥失所居。
辟之不遗力,后学赖步趋。博文约以礼,体认越粗疏。
我读学术篇,此情列粲如。师承今未远,翘首望当湖。
猜你喜欢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lǒng)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在采石江边,无边的野草围绕坟地,远接白云。
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
只要是诗人,大都命运不好,而诗人穷困失意,谁也没有超过李君。
参考资料:
1、吴大奎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5-86
2、龚克昌等.白居易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41
李白墓:唐代大诗人李白死于当涂(今属安徽),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迁葬青山。今安徽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镇犹存墓址。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采石:即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镇。田:指墓地。
可怜:可叹,可悲。荒垄:荒芜的坟墓。穷泉:泉下,指埋葬人的地下,墓中。惊天动地: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
但是:但凡是,只是。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就中:其中。沦落:落魄,穷困失意。君:指李白。
李白诗名垂于千古,但生前遭遇不幸,漂泊沦落,死后萧条,墓地简陋。斯人而有斯遇,诗人凭吊之际,自是感慨万千。诗中写李白墓地的荒凉,对李白诗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钦慕,而对其一生潦倒,更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李白墓地的简陋和荒凉,通过对李白墓周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一片萧索悲凉的气氛。“可怜”两句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这里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的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最后两句提出诗人多薄命,而李白才愈高则命愈薄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起伏坎坷的一生深切的同情和不平,也从侧面再次赞颂了李白的伟大。结尾言不尽而意亦不尽,耐人寻味。
此诗的形式采用七律变体,六句包孕丰富,感慨深沉。全诗用李白杰出的成就,与李白坎坷的命运、死后墓地荒凉和后世文坛的暗淡组成了多重对比,从而赋予了作品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不有岁寒时,若为松柏知。
南方故多暖,此物宁能奇。
漫道同生植,何云盛衰齐。
不臣真浪说,难用空增悲。
匠石令孰是,明堂那觉迟。
玄都种桃者,一笑已前期。
暝色下沧洲,舟行近夹沟。樵归争唤渡,渔唱忽惊鸥。
古墓侵沙岸,居人傍驿楼。留城应在望,欲访赤松游。
落日满香山,禅门倍觉闲。莲花疑海上,法雨渺云间。
修竹森丹观,流泉汇碧湾。上方钟欲静,尘虑一时删。
虽同一城里,少省得从容。门掩园林僻,日高巾帻慵。
孤鸿来半夜,积雪在诸峰。正忆毗陵客,声声隔水钟。
疏杨外。渐日暖、薄翠生新霭。愔愔水曲尘香,还聚西园冠盖。
题襟郑重,留几个、贞元旧人在。笑孤怀、负了东风,等閒难避吟债。
追念往迹登临,寻亭畔旧痕,藓薜犹带。倦芍愁兰俱非昔,争怪我、看花意怠。
空斋对、清尊酒祓,又谁信、王城春似海。只斜阳、恋著遥岑,怨蛾仍扫眉黛。
知有阆风花解语,
从来只许传闻。
光明休咏汉宫新。
拥身疑有月,
衬步恨无云。
莫把金樽容易劝,
坐来几度销魂。
不知仙骨在何人。
好将千岁日,
占断四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