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官无成绩。
栖迟于徐方。
寂寂守空城。
悠悠思故乡。
恂恂二三贤。
身远屈龙光。
携手沂泗间。
遂登舞雩堂。
文藻譬春华。
谈话犹兰芳。
消忧以觞醴。
娱耳以名娼。
博弈逞妙思。
弓矢威边疆。
猜你喜欢
一回别后一回老。别离易得相逢少。莫问故园花。长安君是家。短亭秋日晚。草色随人远。欲醉又还醒。江楼暮角声。
满城明月中宵白,淮南唱歌如淮北。春风忽起高入云,馀声却下盘阡陌。
南音俚曲自相知,时复一笑情熙熙。谁道幽兰白雪好,只见独谣应独悲。
郭隗台前客少双,雄谈清夜接麾幢。诗分稿草长留箧,酒挈瓶罂屡过窗。
归骑联翩真似雁,春愁浩荡有如江。因风为问山斋树,多少新阴覆石矼。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dī)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zhú)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背倚江边楼阁,面对海上新月,听城头角号声呜咽。长堤在柳的舞姿中轻轻摇动,小岛在暮烟里渐渐隐没,两行雁群纷飞似离别。
在那京口渡头,他的归帆已上路,正是花落春暮的时候。守着燃尽的银烛,看天边渐渐低垂的北斗,听村落一声鸡鸣似把晨曲奏。
参考资料:
1、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29-30
2、邱美琼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32-34
3、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211-213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无漏子”。双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两平韵,后片三仄韵,两平韵。角声:号角之声。角,古乐器名。岛烟昏:谓水中洲岛夜雾朦胧。
京口:今江苏镇江。鄂本、汤本均作“西陵”。度:雪本作“渡”,误。玉绳:星名,北斗第五星(玉衡)的北边两星。张衡《西京赋》:“上飞闼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
关于此词的主旨,历代学者看法有很大分歧。许多学者认为是写闺中女子的怀远深情。开头三句,女主人公倚楼望远,眼见海月初升,耳听城上角声呜咽。这里暗写一个“思”字;“角声呜咽”,烘托出愁情。接着三句,触景生情,由近而远分别写到堤柳拂动,烟岛朦胧,征雁两行,层次井然,景中寓情,尤其是“两行征雁飞”一句,寓当初分手情景,写此时悠悠离情,蕴籍含蓄,颇为人称道。
下片镜头变换,转写游子欲归,以从对方写来的方法来升华思妇的感情。换头三句,从虚处落笔,以虚写实,更见主人公此时离愁之深,相思之苦。“路”“渡”等词,显示了游子思归的心意,日夜兼程,特别是“正是芳菲欲度”句,点明时候已经是暮春,良辰美景难再。末三句亦写从夜到晓,是游子所见所闻,从银烛孤照到村落鸡啼,表明旅途的广阔与清凄,也写出了游子的孤寂与思亲情绪。最后以景结情,韵味深长。
整首词写主人公的怀远深情,沿着由夜到晓的时间流程,通过其所见、所闻、所感,从景象中透出,从旁处托出,层次分明,意境深沉。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此词属于羁旅行役词,纯为基于个人行旅生活体验的自我抒情之作,而非类型化的代言体。全篇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闺情词不同。
横身障簏又何痴,睡听朝鸡欲晓时。
唯有先生无一事,偶来閒坐数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