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则啄木,暮则巢宿。无干于人,唯志所欲。
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猜你喜欢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luó)髻(jì)。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pàn)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只有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北固山下三面都是水。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象是美人的发髻。
万里外的家乡来了一封信,问我哪年真的能回去?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参考资料:
1、苏轼.东坡词: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5
2、李晔著.唐宋婉约词常见词牌介绍: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495
3、于培杰孙言诚注译.《苏东坡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16
北固山:在镇江北,北峰三面临水,形容险要,故称。碧琼:碧琼,绿色的美玉,指江水。青螺髻:状似青螺的发髻,喻北固山。
真个:真的,的确。个,助词。拚一醉:不顾惜酒量,只求一醉方休。
词开篇写景,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可是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物我对照,更反衬出乡思之深。以下接着写北固山一带碧水环山的秀丽景色。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像是美人的发髻。上片主要写景,在作者笔下展开的是一幅山清水秀的清丽的春景,眼前的图画般的美景,却钩起了作者无尽的乡愁,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物我对照乐景衬哀愁的写法,山水虽美,但终不是自己的故乡。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侧重写自己的思乡的心情。作者落笔对面,先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乡,而是写收到乡书一封,“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从这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词人的家人急盼远方的游子归家的殷切心情,以虚写实,更可见作者难耐思乡之情。家人盼归,可是作者回乡的日程还是遥遥无期,面对无可奈何的局面,作者只能是借酒浇愁面对东风抛洒热泪了,所以结句说“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最后这两句不回答乡书中的问题,而是以春光易逝借酒浇愁作结,但是有家难归之意已溢于言表。这种不答之答比直接回答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抒发了他那种难以言状的思乡之情。
已坐诗臞病更羸,诸公刚欲饯湘湄。夜浮一叶逃盟去,已被沙鸥圣得知。
似前如却玉堆堆,薄带轻烟翠好裁。斜倚兔钩孤影伴,校低仙掌一头来。盘疑虎伏形难写,展认龙拏势未回。惊讶昔人曾羽化,此中争不接瑶台。诗手难题画手惭,浅青浓碧叠东南。尘愁世界忙心在,霞伴神仙稳梦酣。雨涕自悲看雪鬓,星冠无计整云篸.家风负荷须名宦,可惜千峰绿似蓝。差烟危碧半斜晖,何代仙人此羽飞。高袖镇长寒柏暗,古祠时复彩云归。红尘鞭马颜将换,碧落骖鸾意有违。声利系身家系念,今生辜负六铢衣。
凉州女,紫塞春,轻黄浓黛君莫讴,
汉宫曾此选才人。鹿角角,鱼鳞鳞,
有山有水无此珍,我强宽愁亦怒嗔。
逢著澄江悔不咏,功曹岂自夸诗圣。
川中名胜古今传,清静无声一洞天。杳霭烟霞空法相,凄迷风雨息尘缘。
莺巢绿树喧流水,风动飞花落讲筵。多少词人题不尽,高峰更有醒心泉。
一点墨漆,元无缝罅。
罗汉云居,天上天下。
出入奋迅,三界无家。
以除恼禅,打鼓弄琵琶。
沈却法船,留下戽斗。
欲得不沈,戽乾劄漏。
月殿云窗倚碧霄,江声雷动海鲜桥。如何敌骑屯营处,三日钱塘不见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