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别清樽。
江潭复为客。
叹息东流水。
如何故乡陌。
重树日芬洲转如积。
望望荆台下。
归梦相思夕。
猜你喜欢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bì)貂(diāo)裘(qiú)。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xiá)沙鸥。明夜扁(piān)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夕阳照在城墙的一角,我端起酒杯劝说您留下。京城离这里太远了,为什么还要穿着破旧的衣服冒着艰辛赶去呢?我担心你像苏秦一样盘缠用尽,还会遭到妻子的埋怨,不如早点归来,与沙鸥亲近为好。明晚月色下,你就要带着满身的离愁乘船而去。
追逐功名利禄,恐怕是到老了以后才会罢休吧?饱读诗书,应该像古代的伊尹和周公一样为国事操劳。不要效仿班超投笔从戎,即使能够万里封侯,也会长期的滞留边疆,到老才能回来。在哪里可以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呢?只怕是空自孤独寂寞,作《登楼赋》那样思念家乡的文章。
参考资料:
1、毛佩琦.辛弃疾词:万卷出版社,2009年6月1日:第30页.
敝貂裘:破旧的貂皮衣服秦楼: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此以罗敷女指代妻室。狎沙鸥:与沙鸥相近,指隐居生涯。
致身:出仕做官伊周:伊尹和周公,二人都是古代著名的贤相。班超投笔:《后汉书班超传》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
词上片充满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对友人之远行表示担忧。“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二句开篇点题,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远行。“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五句都是词人为友人感到担心,即言前路之艰难,又怕友人时运不济,像当年入秦的苏秦一样,最终落魄而归,招致亲戚朋友的冷落。用“归计狎沙鸥”的归隐山林之路,反衬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上片末句表达的是对友人一心向往功名富贵的感叹。
下片“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肯定了友人杰出的才学,希望友人此行能够获得成功,像伊尹和周公一样成为国之栋梁。同时词人又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劝慰友人不要一味为了功名富贵而像班超一样,有家难回。结尾处“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乃是作者联系自身的境遇,自比王桀,感叹自己身似浮萍,漂泊不定,空自思乡,落得孤独寂寞。
这首词充满了一种悲慨之情,通篇都是对友人求仕的劝解之辞,但实际上却是对朝廷不能重用人才,埋没人才,使友人和自己这样的有识之士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讽刺与悲愤。
几载鸡窗求道,费他兔楮铅丹。经书子史尽蹄筌。鹿走徒嗟秦汉。百代兴亡瞬息,徒留纸上陈言。谁知太始道常存。乌兔仙家修炼。
无劳谢客闭柴门,抱瓮时时问水源。向子何年了婚嫁,庞公安处是田园。
甚麻姑一笑,曼倩三偷,桑空桃幻。黄竹新栽,又潮翻波卷。
雾失楼台,路迷蓬阆,更引舟风远。若木无花,冰夷罢舞,药娥魂断。
几度扬尘,漫劳精卫,很石徒填,紫溟宵变。丝竹鱼山,梦鲁灵光殿。
莫问当年,转附朝舞,纵海天雄观。度索仙回,东皇清泪,碧云秋满。
乱峰四百三十二,欲问征君何处寻。红翠数声瑶室响,
真檀一炷石楼深。山都遣负沽来酒,樵客容看化后金。
从此谒师知不远,求官先有葛洪心。
故人虽薄宦,往往涉清溪。凿牖对山月,褰裳拂涧霓。
游鱼逆水上,宿鸟向风栖。一见桃花发,能令秦汉迷。
春来何事可相关,拨置书丛得少闲。
洗砚谛观鸜鹆眼,焚香仍拣鹧鸪斑。
花开北陌东阡外,人在朝三暮四间。
俯仰乾坤了无愧,心如枯卉更谁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