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恭明祀,汉道遵光灵。哀敬隆祖庙,崇树加园茔。
逮事休命始,投迹阶王庭。陪厕回天顾,朝燕流圣情。
早服身义重,晚达生戒轻。否来王泽竭,泰往人悔形。
敕躬惭积素,复与昌运并。恩合非渐渍,荣会在逢迎。
夙御严清制,朝驾守禁城。束绅入西寝,伏轼出东坰。
衣冠终冥漠,陵邑转葱青。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垄生。
皇心凭容物,民思被歌声。万纪载弦吹,千岁托旒旌。
未殊帝世远,已同沦化萌。幼壮困孤介,末暮谢幽贞。
发轨丧夷易,归轸慎崎倾。
猜你喜欢
不见喻工部,经今两暮春。遥知磬湖上,不减浣花滨。
佳句能名世,浮云岂绊身。为贪烟雨胜,聊复驾朱轮。
长□谁遣降精魂,气应潜龙道自存。玄女式中消日月,春明门外转乾坤。
诸王决计戡多难,睿主应期即至尊。天命有归赤符后,遗风犹记老人村。
御柳长条翠,宫槐细叶开。还得闻春曲,便逐鸟声来。
寥(liáo)廓(kuò)凉天静,晶明白日秋。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jiǒng)与青冥合,遥同江甸(diàn)浮。
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馀(yú)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天空寥廓环境清凉幽静,秋天的太阳特别明亮。
太阳光包罗万象,光影倒映在安静的河中。
秋光原阔与青天相合,远远望去同江湖同沉浮。
白昼里阴气远离众树木,夕阳的斜影投向高楼。
宋玉登高埋怨秋气,张衡望远产生秋愁。
太阳余辉如果可寄托,仕宦之云路怎会遥远?
参考资料:
1、彭国忠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10-11
寥廓:空旷深远。晶明:明亮耀眼的样子。
圆光:指日光。万象: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碎影:细碎的光影。闲:静。
迥:远。青冥:形容青苍幽远。指青天。江甸:指遥远的江边。甸,通“淀”。
阴:指阴气。殊:绝,离。危楼:高楼。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沮水》:“危楼倾崖,恒有落势。”
张衡句:张衡《四愁诗》中有“侧身东望涕沾翰”、“侧身南望涕沾襟”等。
馀辉:即余晖,比喻天子的恩泽。云路:上天之路,升仙之路。喻仕宦显达。悠悠:形容遥远。
此诗为命题写景之作。首联上句“寥廓”、“凉天”皆点出物候变化,暗指试题中的“秋”。下句更是明点“白日”、“秋”,直接破题。二联上句正面写日光,下句以水中之倒影暗指日光,且一“碎”字形容出水波摇动,更显动感。三联从远处落笔,更分“青冥”、“江甸”上、下两个层次来写秋光。且“合”字可见上句为静态之描写,下句“浮”字为动态之描写。四联从近处落笔,以“昼阴”、“斜影”衬写日光,“殊”、“斜”二字又写出季节变化,点出诗题之“秋”字。五联用典,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古人以悲秋为传统,故此联亦有点题之意。然末联突起,一反上联之悲凉情调,代之以对仕宦之向往,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于越谈经二十年,汉庭今日借才贤。云开骥足时堪远,地有龙门客最先。
天子正忧吴会急,王臣莫厌海邦偏。三吴使者如相问,直北棠阴满护燕。
城上登临切斗牛,江山为尔一迟留。春风不染衰翁鬓,卮酒难销壮士愁。
结垒燕儿依故主,放舟渔父觅安流。眼中好恶谁能定,且托馀情赋玉楼。
对景坐清夜,萧然鬓已华。
诗悭难就稿,灯暗不成花。
易醉愁边酒,频归梦裹家。
何时锄旧圃,学种邵平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