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叠青山势郁盘,片帆遥溯赣江澜。危滩共指名惶恐,古县空闻号万安。
风撼巅崖崩巨石,雷喧涧壑走惊湍。劳人略与孤臣似,不独东坡泣路难。
猜你喜欢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cōng)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xián)免得带兵农,嬉(xī)到昏钟,睡到斋(zhāi)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田间路上的行人惊怪的看着作者,是诗使人穷、还是文使人穷?从上任到解职时间匆匆,春天到袁州就任,刚到秋天就被免职。
罢官以后不用再带兵、农,那就从早玩到黑,从天黑睡到吃饭。不用跻身仕途,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山翁”、“溪翁”。
2、王德明,邓义昌编著.《宋词小令精华》.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36-337
陌上:田间小路上。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道路。怪:惊异;觉得奇怪。府公:泛称府、州级的长官。诗穷:诗使人穷。文穷:文使人穷。下车上马:指上任到解职。下车,官吏到任。春风:春天的风。暗指上任时春风得意。秋风:秋天的风,暗指离任时失意落寞。
阶衔:官职。钟:指某个时间。不消:不需要;不用。岳、知宫:官职名,也指仕途。
词篇一开始即通过陌上行人对词人“下车上马太匆匆”的惊怪,从侧面描写这次被解职是毫无道理的。“下车”“上马”其间相距不过数月,故云“太匆匆”。
“诗穷”、“文穷”是诗使人穷、文使人穷的意思。行人们这样发问正说明城中父老对他革职的不解与不平,这从侧面肯定了作者在袁州并无失职,失火不是他的过错。既然人们对他这次解官只当是因为诗穷,因为文穷之故,换言之即非为政有失,则作者被排挤的真相就昭然若揭了。作者借行人之口,巧妙地为自己的罢官作了申诉。“春风”、“秋风”两句点出时间,表现了作者上任时春风得意,离职时的失意落寞,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暗指仕途沉浮无常;也喻作者两袖清风,正直廉洁。
下阕从作者方面立言,是对“行人”关切的回答。那意思是说:不要有什么奇怪,我自己倒落得个清闲。宋时,一般情况下知州兼任本州兵马钤辖和劝农使。知州的实职被夺,也就没有带兵、农的虚衔了,这是一种幽默的说法。“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出翁、唤作溪翁”这几句说既然当权者不给事干,那就只好从早玩到黑,从天黑睡到吃饭,作一个名副其实的“山翁”、“溪翁”。不能跻身仕途就作浪迹山林的打算,这在封建时代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但作者其实是用反语发泄牢骚,刘克庄绝不是一个甘心作山翁、溪翁的人。
作者在词中寓愤懑不平之气于谐谑闲适之中,一问一答,轻松而不流于浅露,亦客亦主,活泼而不失之含蓄,可以说在豪放粗犷的词风中较为独特。
春风亦到我窗轩,洁白殷红日正暄。桃李人间已无数,且看踯躅与山矾。
綦隆世,化日舒,玉尊肴醴罗前除。东邻子,燕赵姝,清歌妙舞扬罗襦。
贤豪过,驷马车,良辰日吉心相娱。人命无百年,日月同斯须。
胡为自约束,怅怅常独居。岂无仙人王子乔,驾六飞龙游太虚。
岂无仙人王子乔,驾六飞龙游太虚。天地会有终,千秋万岁后仙圣同凡愚。
不如命我友,撞钟擂鼓鸣笙竽。
神龙本阳精,变化升天池。嘘云泽下土,在在苏群黎。
一朝天帝怒,下谪荒山陲。鳞甲悉疮痏,蝼蚁纷制之。
过亢信有悔,圣易岂汝欺。何当复飞跃,钧天日遨嬉。
紫菊花开香满衣,地椒生处乳羊肥。毡房纳石茶添火,有女褰裳拾粪归。
清都缥缈踞林峦,幽致曾图入内看。跨虎仙升丹井废,画牛人去砚池寒。
白云片片封宫树,黄叶年年下石坛。风景不殊时事改,吟成无语拍阑干。
楼外江山展翠屏。沈沈虹影畔,彩舟横。一尊别酒为君倾。留不住,风色太无情。
斜日半山明。画栏重倚处,独销凝。片帆回首在青冥。人不见,千里暮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