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猜你喜欢
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即今欢乐事,放醆又成空。
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yán)花,花底无人语。
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lán)干。
是什么时候,下起了浙浙沥沥的小雨?屋檐下的花朵都已被雨水打湿,然而花底下的人却默默无语。
轻轻地将屏风掩紧,玉炉中所焚之香也已燃尽。谁能看到有个人正满含哀愁、深锁双眉,独自倚靠在栏杆边上。
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插图本:万卷出版公司,2009.03:第15页。
何处:何时。古诗文中表示询问时间的用语。檐花:屋檐之下的鲜花。
屏山: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而得名。阑干:同“栏干”。
这是一首触景写情之作.细腻动人。前半首写室外勾画了一幅凄清的场景。后半首转入室内,掩紧屏风熏炉中的香早已燃成灰烬,不见一丝温暖。这一切,无不透着凄冷之意。而看花之人此时无言胜有言,是对柔弱之花被摧折的叹息,是对自身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握的悲哀。
这首小词结构层次分明,井井有条地描摹出了一幅画面。先写室外,再写室内,最后点到愁怨之人。本篇虽短小精悍,但却层层深入,极见情味。纳兰长于小令,由此篇亦可见一斑。一开始便发问:何时下起了这么大的雨?把屋檐下的花儿都淋湿了。那个惜花之人默默地看着那些被风雨摧残的。
此词或可视为纳兰对自身处境的一个婉曲表达,从中可见词人内心的悲凉。
黄楼嵯峨古彭门,云龙山下多烟村。暇日招游恣登陟,壶榼不用燔鸡豚。
淮泗交流清浪驶,吕梁迅急黄河浑。巉岩似腾北海蜃,巨嶂如起南溟鹍。
冈阜萦抱气尤王,洪波襟带势欲吞。振衣绝顶俯平壤,川原环拱云龙尊。
古藤倒垂猿狖挂,怪石磥砢熊罴蹲。青畴千顷水方退,高垄往往留潮痕。
禾根犹见集雁鹜,屋外直欲浮蛟鼋。今年盛夏苦霪潦,茅檐白雨如翻盆。
水田坐看秋税减,寒谷惟待春风温。城中居人尚安枕,万家鳞次炊烟昏。
兹山高旷足眺览,巍然放鹤亭孤存。石磴逶迤古苔滑,苍枝诘曲老树髡。
黄茅冈头指遗迹,群羊仿佛眠云根。山人已往坡老逝,空嗟岁月如涛奔。
残碑寂寞野烟罨,虚廓萧瑟寒云屯。胜游凭吊增慨叹,不辞斗酒倾匏樽。
松风谡谡步虚声,杖策高寻卫叔卿。星近祠坛光欲堕,月临仙掌夜偏明。
扶桑万里天鸡曙,箭括三更石马鸣。谁信扬雄擅词赋,不将彩笔记层城。
曹氏据七州,威力方盖世。云长鼓偏师,一战挫其锐。
似忆白马围,欲徙铜驼避。国贼碧眼儿,窃败乃公事。
昭烈与孔明,兹时诚失计。三万黄头军,顺流下白帝。
退可伐贼谋,进当厚师继。既蹶兴愤师,中原了无意。
竟令涪江水,酿作永安泪。
尼父六经日诵,邺侯四部时开。领取千秋万世,从他九棘三槐。
乱山幽蔼隔招提,祇许相邀入剡迷。
山树风泉为谁响,春城一夜到鸣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