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钱唐守,应为送老官。滥蒙辞客爱,犹作近臣看。
凿落愁须饮,琵琶闷遣弹。白头虽强醉,不似少年欢。
猜你喜欢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chóu)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yíng)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後夜相思月满船。
我们的团聚与分散太匆促了,但这不是偶然的,我在这两年里调动了四次,几乎走遍了楚地的山山水水,都是被他们捉弄的。让我们开怀喝个痛快,借酒来酬谢这里的风月景色和友人们的关怀吧!不要把离别的歌曲谱在管弦里唱出来,叫我听见伤心。
看这绿水的江河,像带子萦回弯曲,荷花叶子,圆圆点点的像青钱,布满了池塘。东湖里的春水,碧绿清澈,与湛兰的青天连一起。明天早晨我就要放棹东归去了,后夜月光满船的时候,正是我孤独的一个人在思念你们的时候。
2、邓红梅.壮岁旌旗拥万夫: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09月第1版:246-247
3、辛弃疾.辛弃疾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30
二年:即淳熙三年到四年。风月:指美好景色。莫放:莫唱,莫奏。管弦:泛指乐器。
萦绿带:绿水环绕似带。点青钱:密密荷叶如青钱点缀水面。东湖:名胜之地,在今江西南昌东南。
此词与《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作于同一时期,其主旨相近,但又侧重于抒发别情和对被频频调动的不满。同时因为是用小令写作,风格也特别含蓄蕴藉,体势既整伤又流美。两年之内,作者因频繁调动而心情十分抑郁,险恶的宦海风波,使作者无法实现恢复中原的壮志。现在又值与友人别离之际,更觉难以为怀。起韵借聚兴感,直中藏曲,表达了作者对于被频繁调动的牢骚不满情绪。
起首二句,借聚散兴感,直中藏曲,吐露自己对于被频繁调动的牢骚小满情绪。作者从淳熙三年到五年的短短二年时间内,先后被调动四次,匆匆来往于今江西、湖北等地,简直疲于奔命,来不及有所建树。对此,作者以一切“二年历遍焚山川”作出形象的概括。作者被频繁调动的原因是未加明说,只以“不偶然”来点出隐情,更耐人寻味。“不偶然”,就是必然,作者已经体会出了被频频调动的必然性。迫思以往经历,作者不能不想起,在作者当年“旌旗拥万夫”来归时,南宋统治者立即解除了作者的武装,而已将作者部下的万余义军当作流民疏散安置到推南各州县;作者也不能不想起,此后作者一直没机会担任军事工作,只能滞留在地方官(偶尔也作京官)的位置上,而且常被调来调去,难以安顿和筹划建树。想起这些,作者不能不感到南宋统治者对作者这样一个赤心来归的爱国者的防备和猜忌,也令作者感到特别痛苦和不满。作者曾经自呼为“江南游子”,作者曾经叹息过只能醉吟风月,作者曾经以酒消愁,都是为此。因此,这里的“不偶然”一语,包含无限悲愤。下两句,忽然一转,转到饯别的宴会上来,写作者只愿意和朋友一起为了美丽的风光而畅饮,而不愿让离别的歌曲深化作者的别离之愁。这在章法上,是切合题面。而细味其意,其中仍含着无计可施、只得自我排遣的愁情。意脉似断未断。
下片起句,承上文的“酬风月”而来,写饯别处的东湖美景如画,实是表达对于豫章的依依眷恋之情。“绿带”、“青钱”用以状流水、荷叶之貌,涉笔成趣;“萦”字、“点”字,赋活了景物,而又似信手拈来。“春水碧连天”,以夸张的笔触,显示出作者对于此地风光的无比喜爱之倩。结尾两句,想象别后殷切思念朋友的情境,妙在情景交融。尤其是“后夜相思月满船”之语,写境不隔,写情浓郁,简直是妙手偶得的佳句。
帝尧平百姓,高祖宅三秦。子弟分河岳,衣冠动缙绅。盛名恒不陨,历代几相因。街巷涂山曲,门闾洛水滨。五龙金作友,一子玉为人。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共许刁元亮,同推周伯仁。石城俯天阙,钟阜对江津。骥足方遐骋,狼心独未驯。鼓鼙鸣九域,风火集重闉。城势馀三板,兵威乏四邻。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耿介酬天子,危言数贼臣。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受禄宁辞死,扬名不顾身。精诚动天地,忠义感明神。怪鸟俄垂翼,修蛇竟暴鳞。来朝拜休命,述职下梁岷。善政驰金马,嘉声绕玉轮。三荆忽有赠,四海更相亲。宫徵谐鸣石,光辉掩烛银。山川遥满目,零露坐沾巾。友爱光天下,恩波浃后尘。懦夫仰高节,下里继阳春。
相君行乐处,繁盛故王家。声远歌喧阁,香浓酒泛花。
瑰材扶广厦,美植列甘柤。彊饮频中圣,回头畏曲车。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黄叶萧萧忽满街,独骑瘦马豫章台。
莫将宋玉心中事,吹向潘郎鬓畔来。
云暗篷窗昼启迟,绿阴新覆树枝枝。明珠买得浔阳女,一曲琵琶古别离。
天辟金华一洞奇,洞中石是化羊遗。浑疑雪向闽山落,更讶峰从天竺飞。
溪上又添乘棹兴,案头如照读书时。故人重我膏肓疾,田不荒芜应亦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