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横当年气吐虹,萧条晚节鬓如蓬。
欲知颍水新居士,即是滁山旧醉翁。
所乐藩篱追尺鷃,敢言寥廓逐冥鸿。
期公归辅岩廊上,顾我无忘畎亩中。
猜你喜欢
欲知归计久迁延,三十篇诗二十年。
受宠不思身报效,乞骸惟冀上衰怜。
相如旧苦中痟渴,陶令犹能一醉眠。
材薄力殚难勉强,岂同高士爱林泉。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sēng)。
昨日邻家乞(qǐ)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兴味:兴趣、趣味。萧然:清净冷落。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这首诗所写的应该作者早年读书生活的真实情况,清苦,寂寞,还可能有孤独。为了前程,也许有兴趣或习惯的原因,临窗攻书,发奋苦读,过着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即使在清明节,没有像平常人那样外出踏青,去欣赏山花烂漫的春景,也没有邀约友朋饮酒作乐。君子慎独,作为读书人,没有忘记民俗传统——寒食节禁用烟火。一到禁忌烟火的期限过了,马上去邻居那里讨来灯火,抓紧时间,在静静的夜里继续苦苦用功,发奋苦读。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读书的用功程度,我们虽然不推崇“兴味索然”,但是应该学习古人那种读书的毅力。
日落原野晦,天寒闾市闲。
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
凭高植藜杖,旷目瞻前山。
垅麦风际绿,霜鸦村外还。
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
酣歌岁云暮,寂寞向柴关。
千仞峰头倚汉高,重阳登眺兴偏豪。云迎马足花如锦,身近天衢露满袍。
泛菊饮馀千涧晓,呼卢声彻万山号。象峦举目长安近,已许秋风送六韬。
法席开广方,缁徒满胜筵。圣众随云集,天华照日鲜。
座分千叶华,香引六铢烟。钟声闻有顶,梵响韵无边。
一音宣妙义,七处重弘宣。唯心明八会,涤虑体三禅。
既悟无生灭,常欣佛现前。
万木皆未秀,一林先含春。此地独何力,我公布深仁。
霜叶日舒卷,风枝远埃尘。初英濯紫霞,飞雨流清津。
赏异出嚣杂,折芳积欢忻。文心兹焉重,俗尚安能珍。
碧玉妆粉比,飞琼秾艳均。鸳鸯七十二,花态并相新。
常恐遗秀志,迨兹广宴陈。芳菲争胜引,歌咏竟良辰。
方知戏马会,永谢登龙宾。
宿雨飞花阻撷芳,寄题端欲为增光。
何时登揽快晴日,瀹茗挥毫看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