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汉武惭夸朔方地,
周宣休道太原师。威加塞外寒来早,恩入河源冻合迟。
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韵喜参差。
猜你喜欢
三月招得采茶娘,四月招得焙茶工。千箱捆载百舸送,红到汉口绿吴中。
年年贩茶苦价贱,茶户艰难无人见。雪中芟草雨中摘,千团不值一疋绢。
钱小秤大价半赊,口唤卖茶泪先咽。官家榷茶岁算缗,贾胡垄断术尤神。
佣奴贩妇百苦辛,犹得食力饱其身,就中最苦种茶人。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qún)带。
卷起低垂的帘儿,哦,一轮新月,莹莹洁洁倚在窗外,急急蹑下台阶,双手合在胸前,深深地拜。
庭院呦,悄然无人,独自含羞含情,对着新月细语喃喃,只有微微的寒风,不时地飘起,那盈盈纤柔的裙带。
参考资料:
1、范晓燕.《唐诗三百首赏译》:南方出版社,2005.6:第196页
2、张浩逊,孙祖洁,过伟忠.古小诗精华: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01:第46页
3、崔钟雷.唐诗三百首: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06:第244页
4、海豚传媒.《念唐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01:第41页
5、杨鸿儒.爱情诗评译:华文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12页
开帘:撩开门帘。即:立即。
细语:指少女对月喃喃细语,悄悄倾诉心里的话。古代有月下老人主管人间婚姻的传说。
前两句写闺中女子开帘见月,立刻下阶便拜,写出她的急切而微妙的心理。开帘一句,揣摩语气,开帘前似未有拜月之意,然开帘一见新月,即便于阶前随地而拜,如此不拘形式,可知其长期以来积有许多心事,许多言语,无可诉说之人,无奈而托之明月。以此无奈之情,正见其拜月之诚,因诚,固也无须兴师动众讲究什么拜月仪式。“便即”二字,于虚处传神,为语气、神态、感情之转折处,自是欣赏全诗的关键所在:一以见人物的急切神态,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这两句三个字特别传神,“见”呈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惊喜与心田的忽然开朗,“下”是“见”后的自然动作,由心情使然,会让人觉得是敏捷地走下台阶,而神色开悦可喜。刚下台阶神速下拜,“拜”既体现了诚和信,又见到了内心的迫切。这两句以三个动作来表情,也为下两句作铺垫。
后两句刻画她感情专注而又不想让外人知道的娇羞神态。“细语”二字,维妙维肖地状出少女娇嫩含羞的神态。少女内心隐秘,本不欲人闻,故于无人处,以细声细语出之,诗人亦不闻也。其实,少女内心隐秘,非愁怨即祈望,直书反失之浅露。现只传其含情低诉,只传其心绪悠远,诗情更醇,韵味更浓。庭院无人,临风拜月,其虔诚之心,其真纯之情,其可怜惜之态,令人神往。即其于凛冽寒风之中,发此内心隐秘之喃喃细语,已置读者于似闻不闻、似解不解之间,而以隐约不清之细语,配以风中飘动之罗带,似纯属客观描写,不涉及人物内心,但人物内心之思绪荡漾,却从罗带中断续飘出,使人情思萦绕,如月下花影,拂之不去。后两句呕心吐血,刻意描绘,而笔锋落处,却又轻如蝶翅。
此诗纯用白描勾勒人物,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将人物一片虔诚纯真之情烘托而出,读之余音袅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表面看,似即写作者之所见所闻,又全用素描手法,只以线条勾勒轮廓:隐秘处仍归隐秘,细节处只写细节。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肌髓。这正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金茎云色近蓬莱,礼乐文章寄上才。三世声华悬魏阙,一时词藻擅梁台。
莲灯后夜中官集,藜杖先春太乙来。羡杀庭阶双玉树,联翩花萼照鸿裁。
石径松林入翠微,门人卜此窆空衣。流沙几日青牛度,沧海千年白鹤归。
山鬼夜惊丹气吐,洞雷晴挟剑光飞。久知生灭元无碍,目断鸰原下夕晖。
滔天来洚水,震瓦战昆阳。
此敌犹能御,春寒不可当。
蜀客高词诧割鲜,直吞云梦气仍全。
自怜单阏穷为赋,不向元和共得仙。
嘉论一朝倾盖合,新诗半夜叩关传。
西窗却话巴山事,它日相逢忆此年。
来谒衡岳山,未穷衡岳境。
爇香赤帝殿,恭祈国寿永。
婆娑禹指山,仅窥虬龙影。
分枝万派别,功与天地准。
悦亭万竹间,倚丘甫俄顷。
披云挹苍翠,俗虑须甦醒。
王事属有程,山容看难尽。
归来短篷底,梦断青松径。
云开为韩子,雪霁朱张咏。
必如三先生,人与此山称。
我生等培塿,安敢乔岳并。
好峰七十二,讵可一朝竟。
男儿万里眼,长啸付一瞬。
终朝摘星斗,寘身祝融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