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指陵阳路,东流似昔年。重恩山未答,双鬓雪飘然。
数仞惭投迹,群公愧拍肩。驽骀蒙锦绣,尘土浴潺湲。
郭隗黄金峻,虞卿白璧鲜。貔貅环玉帐,鹦鹉破蛮笺。
极浦沈碑会,秋花落帽筵。旌旗明迥野,冠佩照神仙。
筹画言何补,优容道实全。讴谣人扑地,鸡犬树连天。
紫凤超如电,青襟散似烟。苍生未经济,坟草已芊绵。
往事惟沙月,孤灯但客船。岘山云影畔,棠叶水声前。
故国还归去,浮生亦可怜。高歌一曲泪,明日夕阳边。
猜你喜欢
极浦沈碑会,秋花落帽筵。旌旗明迥野,冠珮照神仙。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雨乱风荷。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莲歌。小轩欹枕,檐影挂星河。
此词抒写作者与客湖上饮归的情怀。词之片写宴集既散,余兴未尽,下片写湖上归来后的心情。全词风格于简淡中见含蓄。
上片起首两句写词人于宴集结束后,兴致犹浓,特地绕道来到湖边,原想看看湖边港湾水草茂密之处那些翻跳出水、闪着白光的鱼儿,但夜色朦胧,湖水平静,只听得雨声稀朗,打落随风翻乱的荷叶上。
这首两句是倒装句,表现出作者的体物入微。“却傍水边行,叶底跳鱼浪自惊。”(《南乡子》)观看鱼儿从水中跳起又落下本是他的乐趣,但眼前天暗波平,只有晚风疏雨翻乱荷叶的萧萧之声。忽然,风过处,云散去,一片凉月,影入湖中。这里不说是月影,而要说月堕平波,乃是由于作者正注目沉沉湖水,忽然湖清见月,几疑月儿从天上落下。
过片谓词人于酒宴之上仅仅饮下一点白酒,就竟然颇有醉意“散发婆娑”,极写自己披头散发,徘徊纳凉,以解除酒后燥热烦闷之感。“无人”句是说想听支采莲小曲,聊以解闷,但夜深人静,无人放歌,而愁闷也只好郁积心底,无从排遣。这里的“无人”,其实是藉以说明作者的沉忧和孤独感,也是深一层的写法。
结尾两句写夜深之后,作者于小轩中倚枕而卧,难以入睡,但见月光之下,屋宇飞檐,投影于地,十分清晰,天上银河垂悬,好似挂檐角之上。通过这一静景描写突出了作者月夜沉思的形象。
作者月下沉思的具体内容,词中没有点透,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给人以意蕴深长之感。
洞庭秋水接天流,万斛楼航不易收。
才力似君方称副,此身只合载渔舟。
离恨与愁并,簟冷方花梦不成。起坐重温铜鸭火,闲听。
两部蛙声闹绿汀。
银篝杀残更,静理新词独剪灯。四五蟾蜍光又缺,窗棂。
移过花枝弄影横。
庭院无风,斜阳满地游丝软。画帘先卷。莫认新来燕。
曲曲阑干,搭住垂杨线。春犹浅。才过青眼。便睹夭桃面。
戢戢新芽迸旧林,才生有节便虚心。
已邻佛界黄金地,更学仙家碧玉簪。
失灌要须防倦仆,偷餐切莫听饥禽。
凭师养取成修竹,截管终令作凤吟。
平原令仆射,精锐畅人谋。当时焚谏草,安知即山丘。
零落三十年,谁其追远猷。只今忠义风,夜夜鸣松楸。
啼鸟劝行沽,催花生道周。遗墟泣翁仲,荒蹊风马牛。
非无玉树郎,抱官在中州。悠悠生存子,那得不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