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亭亭巧于削,一一大如拱。
冰碧林外寒,峰峦眼前耸。槎枒矛戟合,屹仡龙蛇动。
烟泛翠光流,岁馀霜彩重。风朝竽籁过,雨夜鬼神恐。
佳色有鲜妍,修茎无拥肿。节高迷玉镞,箨缀疑花捧。
讵必太山根,本自仙坛种。谁令植幽壤,复此依闲冗。
居然霄汉姿,坐受藩篱壅。噪集倦鸱乌,炎昏繁蠛蠓。
未遭伶伦听,非安子犹宠。威凤来有时,虚心岂无奉。
猜你喜欢
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越娥青镜洗红埃,山斗秦眉妩。相间金茸翠亩。认城阴、春耕旧处。晚舂相应,新稻炊香,疏烟林莽。
清磬风前,海沈宿袅芙蓉炷。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人驾梅槎未渡。试梧桐、聊分宴俎。采菱别调,留取蓬莱,霎时云住。
沈:即“沉”。梅:一本作“海”。
《烛影摇红》,《能改斋漫录》卷十六:“王都尉(诜)有《忆故人》词,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恨,遂令大晟府(徽宗所置音乐研究创作机关)别撰腔。周美成(邦彦)增损其词,而以句首为名,谓之《烛影摇红》云。”王词原为小令,五十字,前片两仄韵,后片三仄韵。周邦彦演为慢曲,《梦窗词集》入“大石调”。九十六字,前后片各九句五仄韵。
“秋入”两句,点“雨”。此言秋夜中室内灯影幢幢;室外檐水嘀嗒,恰如琵琶单调的咚咚哀鸣声。“越娥”两句。此言越地多水泊,如今那些水泊也都被雨水盛得满满的,像一面面镜子般任由姑娘们挑选,去照影梳洗红妆。山色沾雨,青黛如洗,这景致也可与少女弯月般的黛眉一比高低。“相间”两句,言田野上黄绿相间,正当秋收时节,遥望城郊的西北面,是词人春天时曾经去游玩过的一处景点。“晚舂”三句承上。此言临近黄昏,捣米声此起彼伏,炊烟袅袅穿林缥缈,到处都散发出一阵阵新米煮成的米饭香味。“新稻炊香”句,也可知此词作于晚稻收获之后。上片给人们描绘了一幅越地秋雨图。
“清磐”两句,祈祷雨止。“炷”,即灯芯也。此言从清风中传来了一阵祈祷雨止的磬、鼓声,祈雨止的荷花灯也在雨中的积水处滋滋地燃烧着。“阿香”两句,引神话传说追究“霖雨”之因。“阿香”,传说中雷部推车女。据《后搜神记》云:“永和中,义兴人姓周,出都日暮;道边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门,周求寄宿。一更中,闻外有小儿唤阿香声,云:‘官唤汝推雷车。’女乃辞去,夜遂大雷雨。向晓,周看所宿处,止见一新冢。”“玉女”,华山女神名。此处是说:秋雨绵绵不止,这可能是雷部那位推雷车的阿香姑娘,秋夜从梦中惊醒而啼哭不止的缘故吧?而华山女神却因为这“霖雨”不止,也在为人世间犯愁呢。“人驾”两句承上,引“宝莲灯”神话传说,道出“玉女幽素”之由。因为女神的夫君还在人间远游,受此“霖雨”之阻,不能及时返回华山。所以在梧桐落叶,秋尽冬将至,夫君还没有归来之时,“玉女”只好无聊地把为他精心准备的宴食拿来独自享用。“采菱”三句,默祷雨止。此处是说:什么时候能够去绍兴的蓬莱阁中欢唱起江南水乡的《采菱》古曲,庆贺秋雨停止呢?“采菱”,应候晴天,所以词人选它作雨止的庆贺曲。下片重在祈祷雨止。
是谁劈、双峰中断。夹束伊流,素涛飞练。直下龙门,鲤鱼腾跃趁风便。
雨霏云锁,疑恍惚、阴阳变。石滑马凌兢,望渡口、蜻蛉如箭。
莫叹。任长途人困,索把小车停玩。平生快绝,定应数、此游为冠。
又那怕、沾透征衫,待临去、回头重看。借秃管余花,分取灵奇一段。
东南真赏有齐山,路隔江湖到者难。
绝笔扫成千仞翠,数峰高挂一堂寒。
林僧旧居云泉侣,刺史今为侍从官。
还似东阳午涵碧,丹青写入雍州看。
岂有丝毫补圣朝,去来扰扰费麾招。
不能履屐供群谢,未暇纶巾拥二乔。
着老莱衣侔服冕,食于陵粟胜操瓢。
臣之少也犹疏懒,何况头今插素标。
万籁声沈暮霭收,长河泻浪洗清秋。遥天千里澹如水,明月一轮光满楼。
随意倾银成胜赏,谁家横玉调新愁。可怜白首蟾宫客,羞对嫦娥说旧游。
高楼壮观东南,迥然突出千秋表。月檐明烂,风棂萧爽,烟波浩渺。菊径新秋柳谷薄暮,桃源清晓。□登临感慨,悠然引兴,银盘内,青螺小。自念当时行役,顾菱花、不堪频照。江山如故,中原在眼,几番危眺。浩浩洪流,茫茫尘世,尽堪吟啸。但优游老景,浮沉里?,任邦人笑。
建议但知当日是,升沈那复悔前非。行藏如此颜何厚,心事无端笑独违。
特遣罢官辞殿陛,翻令供职到庭闱。百年弧矢春同醉,不厌茅堂隐竹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