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将雏向墨池,刘家还有异同词。
如今试遣隈墙问,已道世人那得知。
世上悠悠不识真,姜芽尽是捧心人。
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
猜你喜欢
湛湛江流赴蠡湖,西山朝爽接城隅。文章似寿滕王阁,风节谁存孺子庐。
秋稼未登漕使急,岁徵如昨庶宗呼。援师去后琴材在,乞与中郎辨得无。
远屿迎樯出,寒林带岸回。
风雪催征道,匆匆岁序更。有怀看宝剑,无语对寒檠。
诗酒骚人事,关河旅客情。何如三百亩,同作砚田耕。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lǒng)雁稀。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fēi)。
我送你东归,相别之时,泪水沾湿了衣襟戍守天涯的人只我一个没有回归。
封将军兵败被削官,我又将依靠谁呢?
梦里来到一片湖水山光十分开阔之处,家书写好了,却难觅凭寄的大雁。
幸好你我两家庭院邻近,你如今回去正好顺路帮我捎份家书。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01-202页
门客:僚属,此处为诗人自指。
书:书信。陇雁:飞越陇山传递家书的大雁。相传大雁善传书信。典出《汉书·苏武传》。
柴扉:柴门,这是岑参自指己家。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或756年(天宝十五年),封常清兵败削官之后,诗人感到更加孤单,无所依靠,因而诗中多漂泊之意。
当时,安史之乱初起,天下为之骚动,边塞也不得安宁。在此人心惶惶之际,久居塞外的诗人自然黯然神伤,更兼送友东归,孑然自处,因此说“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诗人供职封常清幕府颇见任用,可是如今封常清兵败洛阳,被削去官职,诗人不由有物伤其类、痛失知己之感,故曰“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觉得无所依傍,孤单伶仃。“”意即路途遥远,信息难通,愁郁之情无可排遣。“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两句是诗人强自安慰之语,实则是心伤故人远去后,自己将更加孤独,思乡之情将更加浓烈。全诗言辞凝滞,愁肠百结。读来感人肺腑,令人满目凄然。
新起此堂开北窗,当窗山隔一重江。
白茅草苫重重密,爱此秋天夜雨淙。
不是心,亦非佛。玉兔东升,金乌西没。循环不暂停,究竟知何物。
那个男儿腕力强,一槌击碎精灵窟。
幸草犹馀几段残。烧痕斜插野鸡斑。灰堆无数米家山。
双眼瞢腾疑梦觉,一天晴雨两阑珊。不愁也索带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