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此君托根幸得地,
种来几时闻已大。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干。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为君成阴将蔽日,
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
犹自青青君始知。
猜你喜欢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yán)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jìn),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一作:韧)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参考资料:
1、周琼.大学语文导读.昆明市: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249页
2、孙敬东张义敏.古诗词注释评析(注音增补版).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159页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原来。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磨:折磨,挫折,磨炼。击:打击。坚劲:坚强有力。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寂寥湛深夜,青灯照空宇。花发岭头梅,人听窗间雨。
情虚遗众缘,境清望真侣。释子卧云居,幽襟共谁语?
天意应怜大海东,陈涛事异恰情同。愧无杜老哀时句,泪洒吟笺似血红。
胡马崩腾满阡陌,都人避乱唯空宅。宅边青桑垂宛宛,
野蚕食叶还成茧。黄雀衔草入燕窠,啧啧啾啾白日晚。
去时禾黍埋地中,饥兵掘土翻重重。鸱枭养子庭树上,
曲墙空屋多旋风。乱定几人还本土,唯有官家重作主。
净洗尘氛一雨凉。中秋天气日犹长。把酒祝君千万寿。
知否。天教留眼看红桑。
莫负名园今夜月。清节。未花桂叶亦芬芳。更擪玉笙铿铁板。
休管。绿阴深处万蛬螀。
西方金仙化,寂灭性长存。维摩有家室,乃入不二门。
圣贤在忧济,于此未暇论。嗟彼猥鄙儒,讥驳徒嚣喧。
操舟苦风浪,如何笑轮辕。儒术不自尽,如何谤世尊。
几年保新阡,托身斗一方。问语得野人,禾黍共登场。
迁疏傥可老,持须时抑扬。顾非马上才,犹怀袖中刚。
西风荡微气,仰视明星光。叩齿咏真主,白眉谁最良。
师门守边钥,表表南方强。逋诛百年寇,敢谓莫我当。
牝鸡久司晨,群吠移当阳。荤膻固难律,谁可无宫商。
堂堂发天机,右钺左仗黄。一旦念风云,果知筹策长。
洗涤尽馀滓,万翼争回翔。能无出囊颖,及顾箕子傍。
平生惯草衣,岂堪事戎行。强歌出塞曲,夭矫参龙章。
蝇因逸骥速,马为奏瑟昂。尚期骛鼓操,奋力起病床。
贺兰夺故穴,安西还旧疆。归上千万寿,重赓庶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