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戈簇边日,战罢浮云收。露草泣寒霁,夜泉鸣陇头。
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报国不拘贵,愤将平虏雠。
猜你喜欢
雪冻阴河半夜风,战回狂虏血漂红。
据鞍遥指长安路,须刻麟台第一功。
曲江与临武,彼此昔相望。一岭大如砺,谁云隔寻丈。
离合非人力,此事要天相。升沈亦偶然,岂问优与脏。
共骇(hài)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cáo)嘈殷(yīn)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xiá)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
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
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
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骇:惊骇。木兰舟:这里指龙舟。
青汉:云霄。殷:震动。
终古:从古至今。
暇日:空闲。高会:指端午节会船竞渡。
《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首联是写端午节人们观看赛龙舟的场景。表现了端午节时期热闹的场面。
颔联全面描写了龙舟的装饰,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颈联进而转向了对屈原的思念。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祭念屈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风俗至今仍然存在。
尾联直接抒情,诵读《离骚》,吐露了诗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
这首诗沉稳平淡,风格朴质,包含着诗人对爱国民众英雄的崇敬心情。
笔力真奇伟,磨崖几百年。勿嫌人贵耳,此学世无传。
一书吾友自天涯,历历诸公尽可誇。梦里烟霞真肺腑,尘中颜面各京华。
杯深旅馆相留月,雨送孤舟别后花。万里衡阳何处是,欲将离思过长沙。
踞厕视将军,不冠见丞相。长儒前奏事,上独避武帐。
天子犹然赐颜色,将军顾不重揖客。将军贵幸莫与比,拜者何足齿。
将军所重乃在此。拜者日益疏,揖者日益亲。我知将军非凡人,诸公一任膝屡屈,将军视之如无物。
吁嗟乎!岂惟将军重揖客,独不见,张公亦结王生袜。
胡姬年十年,媚脸明朝霞。
当垆一笑粲,桃叶映桃花。
王孙停宝马,公子驻香车。
学歌装翡翠,看月弄琵琶。
不顾金吾子,谁看白鼻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