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京师暑雨多,夜夜南风吹芡嘴。
凝祥池锁会灵园,仆射荒陂安可拟。
争先园客采新苞,剖蚌得珠从海底。
都城百物贵新鲜,厥价难酬与珠比。
金盘磊落何所荐,滑台拨醅如玉醴。
自◇窃食万钱厨,满口飘浮嗟病齿。
却思年少在江湖,野艇高歌菱荇里。
香新味全手自摘,玉洁沙磨软还美。
不瓢固不羡五鼎,万事适情为可喜。
何时遂买颍东田,归去结茅临野水。
猜你喜欢
星使出文昌,仍分古华阳。过家真昼绣,拥节异怀章。
泛应超馀刃,深心即道场。前旒须献纳,早晚侍明光。
吾祖迈明德,结客豪长者。平原秀士衡,正始翼风雅。
忘年缔密交,少岁荷陶冶。潜盘西山阿,偃息青云下。
皎然白雪鬓,照兹绿玉斝。明月投入怀,幽兰分满把。
对我欷歔言,老矣汗血马。耆旧不憖遗,泪向寒泉泻。
仰瞻何啻斗山如,离索无因问起居。云海漫期安旧隐,桥门俄已拜新除。
增来白发缘耽句,消尽黄金为买书。重会莫疑参谒少,旅情元忆纵谈馀。
坐视扶苏骨肉离,逐臣心地辣无疑。秦廷如果悬明镜,照胆应先照李斯。
艳骨已成兰麝(shè)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弩台雨坏逢金镞(zú),香径泥销露玉钗。
砚沼(zhǎo)只留溪鸟浴,屟(xiè)廊空信野花埋。
姑苏麋(mí)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chuàng)怀。
美人的艳骨已经化成兰麝之土,当年的宫墙依旧压着层层石崖。
弩箭台因受风雨侵蚀坏了箭头,香径中的泥土冲散露出古玉钗。
砚沼池里如今只有溪鸟在洗浴,响屟廊中徒然让山中野花掩埋。
麋鹿的确在姑苏台上漫游闲荡,应该为当时伍子胥预言而伤怀。
参考资料:
1、搜韵网
艳骨:女人之身骨。此指西施。兰麝土:言泥土如兰麝。兰麝:兰与麝香。指名贵的香料。
弩台:弩箭发射台。金镞:金属制的箭头。香径:苏州胜迹采香径的省称。
砚沼:又称上方池,在灵岩山顶。一说即玩花池。溪鸟:一作“山鸟”。屟廊:亦作“屧廊”,即响屧廊,一作鸣屧廊。春秋时吴宫廊名。屟是木板拖鞋。空信:一作“空任”。
姑苏麋鹿:意即吴国即将灭亡,姑苏台就要成为麋鹿漫游的荒凉之地。姑苏:指姑苏台。怆怀:悲伤。
此诗首联“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二句设定了全诗的场景:吴王夫差曾为西施筑馆娃宫,如今西施已故,宫殿成为遗迹。诗的开头就定下了全诗怀古伤今的基调。
颔联“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二句从驽台、香径两个有代表性的遗迹来描写馆娃宫古迹的现状。“逢金镞”,“露玉钗”或出于艺术虚构,并非实有其事。“驽台”、“香径”、“金镞”、“玉钗”这些意象显示出昔日的繁华,也表现了当时吴宫生活的奢靡。而“坏”、“销”二字则突出了如今的破败景象,表明即使再繁华奢靡,也已经是过眼云烟,就如一场空梦。
颈联“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二句承上联,选取砚沼、屟廊两个典型遗址,进而描写其它古迹的现状。这里的“只”、“空”二字表现出强烈的感伤之意。
尾联“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二句运用“荒台麋鹿”这一典故,追怀伍子胥对吴王夫差的谏言,吐露朝代兴废、世事无常的感慨。
作为一个品性高洁的文人,皮日休对西施还是比较同情,比较包容的。在这首七言律诗中,作者面对吴国王宫废墟,抒发了思古之幽情,比较含蓄、隐蔽地表达了对西施的同情。此诗借古讽今,对历史作出了沉痛的评价和反思,认为西施是个没有选择、只能充当政治牺牲品的女子,对她的悲剧表示了深沉的感叹。
娇姝拟向玉栏杆,零落春深杏雨残。闻道梅花开岁晚,凌霜凌雪不知寒。
上瑞来宁玉座忧,夜声先到竹窗幽。饥肠已作来年饱,病眼聊须腊月收。
高士清贫无弊履,故人狂兴阻扁舟。却思清旷江边路,鹑兔成车酒自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