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获子鹿,畜之城陬。园有美草,池有清流。
但见蹶蹶,亦闻呦呦。谁知其思,岩谷云游。
猜你喜欢
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
人天无据,被侬(nóng)留得香魂(hún)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lán)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人心和天意变化无常,没想到自己无意中还保存着十年前的花瓣。迷离恍惚,转眼树上的花开又十年。
自己十年中往来奔波,受尽了折磨。不要去怜惜花瓣,其实自己的身世,也是和落花一样飘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丛纸:众多繁杂的纸张。细书:用小楷写成。辛幼安:辛弃疾,字幼安。悯忠寺:即北京法源寺。戊辰:指嘉庆十三年(1808).泫(xuàn)然:流泪的样子。人天无据:指人心天意难以预测。侬:我。香魂:美人之魂,这里指花瓣。如梦如烟:比喻往事像梦幻、云烟一样消逝。
千里:指和北京的距离。斓斑:形容色彩的错杂鲜明。怪:甚。怜:怜惜。他:指枯萎的花瓣。
首句破空而来,突兀奇警。海棠花花团锦簇,重葩叠簇,占春颜色最风流。可曾几何时,这艳媚烂漫的名花却又在春风中飘摇零落,遭众人碾踏。造化既赋予海棠以幽姿淑态,人们既培育了海棠叶茂枝柔,可为何又偏偏要作践它。真是天意无常,人心难测。“人天无据”虽仅四字,但凝聚了词人万般感慨,回荡着一腔不平之气.其情其理是经回转激荡之后喷射而出的,可谓字字千钧,撼人心魄。次句直言惜花之举:把花瓣仔细收集珍藏起来。海棠花初开如胭脂点点,开后渐成缬晕明霞,落时则若宿妆淡粉。以“香魂”言之,颇有赞美海棠花零落仍不失娇妍,继续美化人间的高贵品格之意。三、四两句感时叹花。时光流逝,迷离恍惚之中,京都悯忠寺的海棠花开花落又过去了十年。这里词人以想象之中的悯忠寺海棠花开十度,而委婉道出自己收藏花瓣已经十年。名花有几个十年,但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呢。盛况难再,年华易逝。字里行间又隐约地透露出身世之伤感。
过片顶接歇拍,从时间、空间上翻进一层,渲染惜花之情。十年了,尽管与北京相隔千里,但惜花之心依然未变,一直悬念着寺中的海棠。在词人的想象中,这狼藉满地的落红,定然带有被风雨摧残的痕迹。两句既言花,又自比,是词人为求功名、谋稻粱而颠沛奔波之状况的隐喻。结拍两句由花及人,总束全篇,点明题旨,直接表达了惜花之真情、隐情,不要怪我如此爱花惜花,我的身世也和落花一样。十年前如此,十年后依然如此。这两句充满了词人的酸楚之泪,凝聚了其十七至二十七岁人生的不幸遭遇。词人饱学多才,极欲尽早用世,但十年奋斗,得到的却是打击和磨难。光阴东流,才华虚掷,功名无期。名花如此,世道人生之艰难亦如此。词人这种同命相怜何必分人花的感叹,直贯全词。因此,写花,实质上也是自咏。其涕泪横流之伤感,除了“身世”之叹,还深刻地反映出更深层次上的时代的悲哀。这也许就是在苏轼、陆游等写下咏海棠的诸多名篇之后,龚自珍这首小令依然不失其魅力,而被人们长久传诵的一个重要原因。
乃翁里居时,曾上庐山牍。
怀贤访其孤,今值词人牧。
我尝爱临川,韩草刊于陆。
尔侯古雅趣,与陆堪并躅。
而翁词翰佳,世亦思在目。
尔其持此诗,勿惮拜仆仆。
侯宁谓我易,未遂嗔尔渎。
峨峨兮西山,光焰那久估。
我今飘泊何所成,扣船但欲为商声。惟有秋风不世情,昨来江上相和鸣。
落叶哀蝉亦叹息,逋臣嫠妇皆涕零。此时月白霜露清,我心所感犹和平。
但愁过此多冰雪,其声凛栗难为听。
两城对峙封疆壮,一水中流气脉长。夜永月明更漏萧,行人记得胜萍乡。
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我笑薛夫子,胡为两地游。
黄金消众口,白璧竟难投。梧桐生蒺藜,绿竹乏佳实。
凤凰宿谁家,遂与群鸡匹。田家养老马,穷士归其门。
蛾眉笑躃者,宾客去平原。却斩美人首,三千还骏奔。
毛公一挺剑,楚赵两相存。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
信陵夺兵符,为用侯生言。春申一何愚,刎首为李园。
贤哉四公子,抚掌黄泉里。借问笑何人,笑人不好士。
尔去且勿喧,桃李竟何言。沙丘无漂母,谁肯饭王孙。
自用金钱买槿栽,二年方始得花开。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布衣长日坐松风,肥遁惭无济世功。海上欲寻蓬岛去,花间疑与武陵通。
烟霞碧嶂群仙府,风雨苍苔一亩宫。多谢吾宗频顾问,儒生今学采芝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