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归净域,万骑饯通庄。就日离亭近,弥天别路长。
荆南旋杖钵,渭北限津梁。何日纡真果,还来入帝乡。
猜你喜欢
初日承归旨,秋风起赠言。汉珠留道味,江璧返真源。
地出南关远,天回北斗尊。宁知一柱观,却启四禅门。
晴岚凝片碧,知在此中禅。见面定何日,无书已一年。高秋关静梦,良夜入新篇。仰德心如是,清风不我传。
秋来未省举杯频,却扫空山绝众宾。寂历平林方陨叶,扶疏丹桂独生春。
天高地迥轮当午,露白星稀夜向晨。闻道开樽成浪语,不妨聊作独醒人。
朝来暑气清,疏雨过檐楹。径竹欹斜处,山禽一两声。
閒情聊自适,幽事与谁评。几上玲珑石,青蒲细细生。
避雀芳枝里,飞空华殿曲。天寒响屡嘶,日暮声愈促。
繁吟如欲尽,长韵还相续。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
发地结菁茆(máo),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yăo)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选择吉地用青茅盖成禅堂,青山团团围住虚白的建筑。
山花飘落在幽静的门前,忘机的禅客在禅堂端坐。
涉及了有并非有意去取得,观照于空也不用去解析。
天地万籁都有缘而生,喧闹当中也有深深的沉寂。
心与物境本同一而无区别,正像鸟飞不留任何痕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菁茆:即青茅。虚白:虚白暗指禅堂,堂为环山所抱,意谓心境清静无欲。
忘机:忘机客,谓重巽。
空:照空,针对“有”而感受“有即是空”。照,观照、照见之意。
万籁:各种自然之声响。缘,因缘,梵语尼陀那。佛教以为森罗万象皆由缘而生。窅然:怅然。
心境:境,指心所攀缘处。心、境本同一而无区别。
柳宗元初贬永州,住龙兴寺,曾与和尚交往,探讨佛理。龙兴寺旧址在潇水东岸,永州芝山城南太平门内。当年寺里有和尚重巽,即巽公,是湛然的再传弟子,与柳交往颇深。故柳有《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并作《永州龙兴寺西轩记》赠巽上人。组诗《巽公院五咏》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写的是龙兴寺里有关事物和景色。这首《禅堂》是组诗的第三首。
《禅堂》与《净土堂》、《曲讲堂》的内容密切相关,写的是三堂之一的“禅堂”。而在写作上稍有变化,先是描写:“发地结青茆,团团抱虚白。”像是一特写镜头,刻画出“禅堂”的特点:青茅盖成的禅堂,青山团团围住虚白的建筑。然后,由外及内,由物及人,山花飘落在幽静的门前,禅堂中坐着忘机的禅客,突出了禅客。禅客也自然包括诗人。中间一层,用禅语叙说对佛学的理解:涉及了有并非有意去取得,观照于全也不用去解析。天地万籁都有缘而生,喧闹当中有深深的寂静。对佛理的理解比较深透,是禅客(诗人)进入禅堂的收获。最后二句:“”表现了空有双亡、心境如一的境界,使诗意得到升华。
矢志全贞孝,怜他姊妹花。九原慈傍母,万里惨呼爷。
濒死心如铁,遗容髻尚髽。他年采风者,记取是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