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地可潸然,阳城烽树边。今朝望乡客,不饮北流泉。
猜你喜欢
郎官湖里诗空在,赤壁舟中赋自传。今夜独馀江上月,向人能作故时圆。
已病犹蔬素,西归不复疑。
飞凫逾岭远,别鹤返乡迟。
箴史传贤女,巾褠付侍姬。
白头潘令在,应有悼亡诗。
故都佳丽地,旧里诗书门。文僖有家学,历世乃弥敦。
登金学士贵,践斗尚书尊。簪缨父子继,姓字儿童论。
文章两京赋,雨露三朝恩。君今历南省,禄养怀晨昏。
壮哉显扬志,古道谅斯存。
薄禾今兹计,狼狈尚栖亩。借问胡为尔,先时已罹咎。
五月风雨大,潢潦卑莫受。田稚俯就没,浊浪扼其首。
排濯潏荡间,性命存亦苟。天日赫赫出,水热烹群丑。
一日色已变,三日齑在臼。我时往捞观,觊活从中剖。
心存根已拨,欲弃难懈手。欲拯卒何及,怆食内若疚。
掘土窒渗塍,倩车仰邻佑。督戽靡日夜,救死岂容久。
并力役老少,足茧筋亦纠。水面青针芒,稍出九死后。
气力与生意,委顿类产妇。一一补伤烂,行行十八九。
过时强经营,安望如常茂。事多于悔祸,始畸终变偶。
七月寻遭风,弱本被拗揉。折处气当沮,虚房但含滫。
间或见成穗,秃秸卧败帚。何能毕公租,亦莫彀饥口。
对此发长咨,细雨浃昏酉。枵腹不堪鼓,并欲歌止酒。
梦到仙灵境。叩琼扉、高寒无际,水晶盘迥。依约碧城秋影外,一片琉璃光莹。
照清浅、银潢如镜。露脚丝丝鸾背滑,怕天风、凉透吟魂醒。
扪珠斗,度瑶井。
红霞缥缈看难定。怪玲珑、阑干十二,更无人凭。何处玉笙吹一曲,簌簌飞香满径。
经几度、碧桃烟暝。好展琅玕笺百幅,尽三山、旧事闲题咏。
银毫点,墨花冷。
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
所论多感概,自信肯依违。
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
应须蹈东海,不但涕沾衣。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么同:幺)
素面翻嫌粉涴(wò),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它的素色面容施铅粉还怕弄脏,就算雨雪洗去妆色也不会褪去那朱唇样的红色。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与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参考资料:
1、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37
2、何杰远.苏轼诗词鉴赏:江苏文化出版社,2006年:200-201
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称。瘴雾:犹瘴气。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冰姿:淡雅的姿态。仙风:神仙的风致。芳丛:丛生的繁花。绿毛幺凤:岭南的一种珍禽,似鹦鹉。
涴:沾污,弄脏。唇红:喻红色的梅花。高情:高隐超然物外之情。“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一首悼亡词是借咏梅来抒发自己的哀伤之情的,写的是梅花,而且是惠州特产的梅花,却能很自然地绾合到朝云身上来。上阕的前两句,赞赏惠州梅花的不畏瘴雾,实质上则是怀念朝云对自己的深情。下阕的前两句,结合苏轼《殢人娇·赠朝云》一词看,明显也是写朝云。再结合末两句来看,哀悼朝云的用意,更加明朗。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艺术技巧的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