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刹接重城,红楼切太清。紫云连照耀,丹槛郁峥嵘。——广宣
榱栋烟虹入,轩窗日月平。参差五陵晚,分背八川明。——李益
松韵风初过,莲陂浪欲倾。敬瞻疑涌见,围绕学无生。——杜羔
猜你喜欢
西上莲花山,迢(tiáo)迢见明星。(西上一作:西岳)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niè)太清。
霓(ní)裳(cháng)曳(yè)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yāo)我登云台,高揖(yī)卫叔卿。
恍(huǎng)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míng)。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yīng)。
西岳华山莲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
素手握着皎洁芙蓉,袅袅而行太空之中。
身穿霓裳广带飘逸,云彩一样飘然升空。
约我登上彩云高台,高揖双手拜卫叔卿。
惶惶忽忽跟他们去,乘鸿雁到紫色天廷。
不经意看洛阳平原,到处都是安禄山兵。
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叛军叛臣都把官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明星:传说中的华山仙女。
虚步:凌空而行。蹑:行走。太清:天空。
霓裳:用云霓做的衣裙。曳广带:衣裙上拖着宽阔的飘带。
云台:云台峰,是华山东北部的高峰,四面陡绝,景色秀丽。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
紫冥:高空。
洛阳川:泛指中原一带。走:奔跑。
豺狼:比喻安史叛军。冠缨:穿戴上官吏的衣帽。
这首诗一般都认为写于天宝十五载(756),时洛阳已陷于安史叛军之手,而长安尚未陷落。诗中虚构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仙境,以此反衬中原地带叛军横行,人民遭难的残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安史叛乱的谴责。萧士赟注认为"此诗似乎记实之作,岂禄山入洛阳之时,太白适在云台观乎?"郁贤浩《李白选集》云:"疑安史乱起时,李白正在梁苑(今河南商丘)至洛阳一带,目睹洛阳沦陷,乃西奔入函谷关,上华山。此诗为天宝十五载春初在华山作。"朱谏注认为此时李白在庐山隐居。总之此诗写法奇特,前十句虚拟游仙之事,后四句忽然转入现实,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于此亦可见李白诗天马行空、想象奇诡之处。
青门佩兰客,淮水誓风流。名在乡书贡,心期月殿游。
平沙大河急,细雨二陵秋。感此添离恨,年光不少留。
山深独置家,地带竹林斜。
花尽才收蜜,烟生正焙茶。
客来门放屦,樵出路鸣车。
不但成高隐,营生亦有涯。
驿使何曾寄岭梅,古藤花下小徘徊。
无名异果自成树,没字残碑半是苔。
木杪山鸡如旦昼,江心仙岛欠楼台。
滩神凭险成遗庙,笑我何因到此来。
悠悠七十年前事,蠹迹纵横墨彩新。满腹深醇经术气,一时殷阜太平春。
流风邹鲁无馀地,绝学匡刘更几人?牢落池荷秋亦老,青山犹有谢家邻。
湖庄多放鸭,拍拍烟波里。薄暮一竿招,归来抱凫子。
泽国秋早凉,溪山喜招诱。扁舟以遨游,嘉与同志友。
菡萏池百弓,花竹园五亩。左映碧浪湖,右带浮玉阜。
当年经锄翁,依水开户牖。游鳞习吾伊,飞鸟谢挥手。
牙签卷三万,散漫今何有。斑斑屋壁间,仅见诗数首。
万事正如此,何以图不朽。得丧类蕉鹿,功名等刍狗。
古今聊复尔,纷华亦非久。人生匪金石,安得百年寿。
矧余蒲柳姿,发白惭老丑。蹒跚笑鳖跛,缓慢羞牛后。
因循负壮图,漫浪若聱叟。鸥盟倏焉聚,一笑夫岂偶。
溪翁馈鱼蟹,野老分莲藕。高咏甫里篇,满饮乌程酒。
清狂君勿嗤,嵇阮未易不。蘋风送回桡,残虹挂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