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恐无云可望,不辞逐静望来频。
共知亭下眠云远,解到上头能几人。
猜你喜欢
记得来时上此亭,亭荒有景亦徒清。
如今亭与景俱胜,水倍秀兮山倍明。
驱车掸驽马。
东到奉高城。
神哉彼泰山。
五岳专其名。
隆高贯云霓。
嵯峨出太清。
周流二六候。
间置十二亭。
上有涌醴泉。
玉石扬华英。
东北望吴野。
西眺观日精。
魂神所系属。
逝者感斯征。
王者以归天。
效厥元功成。
历代无不遵。
礼记有品程。
探策或长短。
唯德享利贞。
封者七十帝。
轩皇元独灵。
餐霞漱沆瀣。
毛羽被身形。
发举蹈虚廓。
径庭升窈冥。
同寿东父年。
旷代永长生。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hào)事人,载醪(láo)祛所惑。
觞(shāng)来为之尽,是谘(zī)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杨雄生来好酒,家贫不能常得。
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带着酒肴请教释惑,才能有酒喝。
有酒就饮尽,有疑难问题都能解答。
当然,你问攻伐别国的计谋,不肯说。
因为仁者考虑问题郑重认真,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
参考资料:
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常常。赖:依赖,依靠。好事人:本指喜欢多事的人,这里指勤学好问之人。载醪:带着酒。祛所惑:解除疑惑问题。《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家素贫,耆(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觞:饮酒。是谘:凡是所询问的。无不塞:无不得到满意的答复。塞,充实,充满。
伐国:《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渊明用此典故代指国家的政治之事。
用其心:谓谨慎小心,仔细考虑。失:过失,失误。显默:显达与寂寞,指出仕与归隐。畴昔:往昔,过去。
射策名先著,论兵气自雄。能全季布诺,不道鲁连功。流水蒹葭外,诸山睥睨中。别君秋日晚,回首夕阳空。
雪满邮程去路赊,江南有客驻征车。天涯旅思急于箭,梁苑春光先到家。
梅柳应增新景色,风尘已换旧年华。东皇终有阳和煦,趁取晴归正看花。
左省涂归地,崭然德望优。
夕辞清禁月,高挂白苹洲,
丹扆深求旧,东嘉庆选侯。
玉堂曾视草,沧海岂乘桴。
奕叶甘棠在,中州雪浪浮。
讙谣五马贵,题赏大龙湫。
颜谢宜方驾,龚黄以上求。
侧聆宣室召,宁效贾胡留。
贱子尝羁宦,名山悔梦游。
黄柑仁寿酒,犹足助觥筹。
璧水湛圜流,金波漾清沚。中有游鱼戏,荷香随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