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上之回,诏跸下蓬莱。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汉畤光如月,秦祠听似雷。
寂寂芸香阁,离思独悠哉。
猜你喜欢
闻道上之徊,招躁下蓬菜。
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黄山浑凤笛,清晔侍龙媒。
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汉峙光如月,秦词听似雷。
寂寂姜香厨,离思独悠哉。
才过元夕。送宴赏未阑,欢娱无极。且莫收灯,仍休止酒,留取凤笙龙笛。金马玉堂学士,当此同开华席。最堪爱,是兰膏光在,金釭连壁。难觅。交欢处,杯吸百川,雅量皆京力敌。老子衰迟,居然怀感,厚意怎生酬得。况已倦游客路,一志归安泉石。但屈指,愿诸贤衮绣,联飞鹏翼。
闲居忽忽,万古咄咄。天风惨然,如动生发。如何寻约,亦念束刍。
岂其英爽,犹累形躯。同时之人,能不颡泚。昔忌其生,今妒其死。
招提遥隔阖闾城,夜半蒲牢吼地鸣。度岭微分山市晓,穿林偏带野泉清。
高低夐彻三千界,次第频连百八声。独有思亲情倍感,乌啼月落梦魂惊。
故人栖(qī)东山,自爱丘壑(hè)美。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松风清襟(jīn)袖,石潭洗心耳。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老友栖身嵩山,只因爱这山川之美。
大好的春光,却空林独卧,白日高照也不起。
松风徐吹,似清除襟袖中的俗气;石潭水清,清洗心里耳中的尘世污垢。
羡慕你啊,无忧无虑,静心高卧云霞里。
参考资料:
1、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935-936页
2、纪准.李白诗赏读.北京市:线状书局,2007年:57-58页
东山:东晋谢安隐居的地方,这里借指元丹丘山居。
洗心耳:洗心,《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洗耳,据《高士传》记载,尧要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答应,跑到嵩山隐居起来;尧找到他,又要让他做九州长,许由不愿意听,就在颖水里洗耳朵,表示尧的话污了自己的耳朵。
这首诗的头两句,先用东山表明故人隐居的事实和山居对他的意义,再写山壑之美和故人的喜好。这样交代一句,下面就不再写景了。
中间四句刻画故人的形象,还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故人就高卧山林,太阳老高了,还不起床,这是一个疏懒的人的形象。古人所谓的高士就是这样的,他们鄙弃功名利禄,追求闲云野鹤般的人生境界。“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两句运用古典故事来刻画这个形象的精神风貌,将故人比作古代隐士高人,意境深远;松涛阵阵,伫立在风中的听者心有会意;石潭清清,住在它旁边的观者心耳早已清净。其人格之高洁,尽在不言之中。前两句是画肉,这两句是画骨,这样,诗人笔下的形象不但有形态,而且有精神,于是就具有了人格魅力,具有了诗人仰慕的人格魅力。其实,这也是诗人是在刻画他心目中的理想的形象,追求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生活。
丹崖软草藉金铺,翠壁繁花带绮疏。忽睹渔舟穿薜荔,才知魏阙有江湖。
枝头鸟语听仍失,竹里云生看却无。谩道弇中应更好,老夫随处且卢胡。
西峃不来。负却红墙垂手。懒当歌,慵对酒。倦登台。
石城艇子又空回。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