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月满影悠悠,一夜炎荒并觉秋。气与露清凝众草,
色如霜白怯轻裘。高临华宇还知隙,静映长江不共流。
□直西倾河汉曙,遗风犹想武昌楼。
猜你喜欢
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满,空有啼痕。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
起笔写“唱到阳关第四声”,即唱到“劝君更尽一杯酒”既没有写情,也没有写景,而情与景近在眼前:景是离别之景,情是伤离别之情。没有直接写出,却让人接下来就有一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愁别绪。“罗带”本指丝织的衣带,在此则指将要远行之人,“香带”指送行的女子。“香”字写出了女子衣衫的特点,也让人想到的女子温婉贤淑。二人即将分离,“轻”字写出了双方复杂的心理,仿佛不敢又不忍触碰别离这一话题,然而启程的时间却已经到了。“杏花时节雨纷纷”点明了时间为春天,天还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让人想到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现在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天气,游子也将成为那路上的行人,孤独,落寞,伤感。两人相别在山水环绕的孤村。
“更无心情共酒尊”承接的是上片首句“唱到阳关第四声”本来就很伤心,一曲到此,更没有心情喝送别的酒。举起酒杯,泪湿两行,却怎么也不忍心喝,就好像不喝这杯酒就不必分离。洒满香的了衣衫只留下哭过的痕迹。“空”字写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除了眼泪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一般离思两销魂”离别这件事却弄得两下黯然销魂。黄昏时分,游子在马上想着她,而她也在楼上想着他,同一时间,相隔两地,却都在想着对方。从相思的双方两处着笔,这可谓是“离愁渐远溅无穷”
全词都在用两个人的视角来写,两相对比,两相映衬,既写出了难舍难分之意,又写出了无可奈何之情。
万卷书边人半白,再来惟恐降玄纁.性灵比鹤争多少,气力登山较几分。吟鬓渐无前度漆,寝衣犹有昨宵云。将知谷口耕烟者,低视齐梁楚赵君。
短帽轻盈出晚峦,儿童夹道竞来看。
老夫何足惊人眼,为有猿猴把钓竿。
古寺螺山上,登临恨未能。临风闲驻马,看破白云层。
长安六月车尘扬,都人倾城观洗象。黄门鼓吹前导行,玉河响闸流奔放。
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峣臃肿难为状。蛮童赤身跨象背,游戏波涛觉神王。
须臾牵挽出水滨,水鼻一喷飞雪浪。吾闻此乃瑶光精,西域南荒配利兵。
雄姿几耐身毒战,猛力可代苍梧耕。远人来朝贡天阙,含元仗下随簪笏。
豆刍饱食三品料,剑佩班陈百官列。黄须健儿不敢骑,拱立阊阖生威仪。
莫言材大难为用,驯扰听受谙职司。开元天子奏众伎,金羁锦缠舞玉墀。
他日重逢禄山宴,努目不拜竟死之。近闻蚁贼陷京室,象房踯躅鸣声悲。
渠虽雄长亦兽类,君臣大义犹能知。呜呼,君臣大义偏能知!
太原人中龙,有子汗必血。䟤跋秇苑场,歘尔电同掣。
俊声亦麇至,雅非衷所屑。物表托金兰,尘中莹冰雪。
置余父子间,孤蓬亦成节。
绵绵宝历与天长,兴运重光属我皇。德洽化隆超汉晋,父慈子孝协虞唐。
三阶顺轨时万泰,万国归心道益昌。一自皋陶赓载后,于今始得颂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