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猜你喜欢
独鹤寄烟霜,双鸾思晚芳。旧阴依谢宅,新艳出萧墙。
蝶散摇轻露,莺衔入夕阳。雨朝胜濯锦,风夜剧焚香。
丽日千层艳,孤霞一片光。密来惊叶少,动处觉枝长。
布影期高赏,留春为远方。尝闻赠琼玖,叨和愧升堂。
王室比多难,高官皆武臣。
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词人。
国待贤良急,君当拔擢(zhuó)新。
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
战伐乾坤破,疮(chuāng)痍(yí)府库贫。
众寮(liáo)宜洁白,万役但平均!
霄(xiāo)汉瞻佳士,泥涂任此身。
秋天正摇落,回首大江滨!
朝廷近来困难很多,高官都由武官出任。
战乱已平形势很好,州郡长官多用文人。
国家急需贤良之才,你就首批得到提升。
你的才干气度不凡,驱车赴任路途艰辛。
连年战争国家破败,人民困苦府库赤贫。
大家做官应该廉洁,各种徭役都要平均。
看你扶摇青云直上,我在草野任度平生。
秋天草木凋残零落,记住江边送别之情。
2、萧枫,桑希臣编.唐诗宋词元曲一:线装书局,2002.01:第410页
3、彭诗琅主编.《杜甫集李煜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3:第96页
4、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129页-第130页
路使君:东汉称太守为使君,在唐代就是刺史。王室:朝廷,指国家。比:近来。多难:安史之乱。
幽燕:指古幽州、燕国一带,即今河北省北部,这里曾是安史叛军的老巢。通使者:朝廷使命能够通行。岳牧:泛称封疆大吏。相传尧、舜时期分了四岳十二牧的官职,后来泛指州郡官为岳牧。词人:文人,这里专指路使君。
拔擢:选拔提升。
佩刀:《晋书·王祥传》:“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虔谓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聊有公辅之量,故可相与。”吕虔时为徐州刺史,这里用其事,意在暗点路使君的郡守身份及威仪。行盖:车盖。出风尘:谓蜀乱频仍,风尘未息,其赴任将出入风尘之间。
疮痍:民生凋敝。
寮:同僚。洁白:廉洁清白。“万役”句:谓劳役、军役等,必须公正持平,勿畏豪强。
霄汉:谓高空。霄:云霄。汉:天河。此句喻路使君之升腾。泥涂:犹言草野,比喻低下的地位,诗人以此自指。
摇落:凋残,零落。大江:此指梓州涪江。
诗的前四句写国家近来经常发生战乱,朝廷着急赏功平乱,因此武将多在高位,当时的地方长官也多是由武将担任。如今安史之乱已平,因此朝廷开始简用文人,意在提醒路使君重视这一次的简用。
接下来两句说现在国家急需贤能的良臣,你应该很快被提拔的。朝廷由武臣兼领到简用词人,这是一个新的转变,因此说“新”。这两句写得冠冕、大气,意在鼓舞路使君,为其行壮色。因为当时文人多不敢领郡,所以杜甫有“领郡辄无色”的话。这句是用古人期待路使君。下两句写战祸的惨烈后,说明官府对百姓的剥削。接下来四句承上句,说官吏应该廉洁,百姓也不要惧怕豪强,只要你能做一个被人敬仰的刺史,我即便穷途潦倒也没有关系。
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在秋天的大江畔。这个场景别有深意,一方面,诗人希望路使君能够听从自己的劝谏,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廉吏;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回首大江”这个场景极具感染力。【6】
杜甫赠人之作,对于“为民上者”都各有殷切的期望,归结于爱国爱民。在送路使君之前一年,送严武入朝有诗,其结句云:“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直以大义相要。王嗣奭云:“公与严公交契厚矣,十韵不及私情,而结以‘临危莫爱身’,道义之交如此。”在送路使君后,赠王契侍御也有诗,长达四十韵,有句云:“要闻除猰㺄,休作画麒麟。”《镜铨》注云:“上句勉其立功,下句戒其尸位。”又送高常侍云:“今日朝廷须汲黯”。汲黯乃汉武帝时直臣,汉武帝称之为“社稷之臣”。杜公深感自己生平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未能实现,惟有寄希望于国之重臣以及地方官吏。故每当送人入朝或赴任时,无论亲疏,总是或显或隐、或直或婉地通过所赠诗篇而致其恳切期望之至意。故读送路使君诗而联想及诗人在蜀中的其他赠送之作,就可以明白诗人其爱国爱民的一片苦心了。
篇末两联,自是谦己而尊人,感物而寓意。“霄汉瞻佳士,泥涂任此身”。身在泥涂,哪还有什么作为,“诗酒尚堪驱使在”,也只有任运而行;瞻佳士于霄汉,或当大有作为,也可引以自慰了。“秋天正摇落,回首大江滨”。点出了季节和地方,感慨万端,馀情不尽,托情于景,以景写心,尺幅中有千里之势,篇终接混茫,读者当于反复咏诵之中有所自得。此诗首四句起,末四句结,中间八句为腹心,“众寮宜洁白”一联,尤为重要。此诗结构谨严,语言质朴,对仗精工,而内涵力量甚大,境界很高,气浑旨深。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guō)。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zhàng)疠(lì)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你远谪荒瘴,不应该怨恨萦心,朋友,我曾经是去过闽中之人。
到闽中大概很少见到远旅雁阵;深夜,听到的都是哀伤的猿啼。
闽东的山路,到处是云昏岭峻,闽南住久了,瘴疠也不必心悸。
朋友,你一定逢赦,恩沾雨露,珍重啊,风波之献,路上当心!
参考资料:
1、蒙万夫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454-456
无恨:不要怨恨。旧过:以前去过。过:作往访解。
大都:大概。
合:交融。瘴疠:山林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雨露:比喻朝廷的恩泽。风波:路途险阻,比喻事物的变动。
此诗首联两句从贬官一事说起,安慰朋友不要伤怀过度,并且说自己从前也曾去过闽中。中间两联承上,向朋友如实地介绍那里的荒僻而艰苦的环境。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王诈称苏武已死,汉朝乃托称苏武于雁足系书传至汉朝,匈奴王无法推托,只好放苏武回国,故后世又以“雁书”作为书信的代称。因此“大都秋雁少”一句亦含有地处偏远、消息闭塞之意。下句“只是夜猿多”一句暗用郦道元《水经注·三峡》中所引民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意。五六两句连读,言一路都是崇山峻岭,云雾缭绕莫要说起,而且还有山林中的毒气(瘴疠)时刻会侵蚀人身,危及生命。云山合,有云雾笼罩山间的意思。下句的“和”,本意是跟着唱。“瘴疠和”是说南方那种瘴疠之气也会跟着“云山合”的阴暗环境一起来助纣为虐,加倍地害人。
这首诗写了朋友的安慰、忠告、劝勉和祝愿之意。诗人担心友人郑姓侍御史的被贬而心中不平、不安,所以诗人在起首就提醒郑侍御对被谪放这件事不要产生恨意,并且以过来人的身分告诉闽中的环境特征;也告诉他复职的希望,所以只要注意旅途上的安全以及意在言外的其它风波外,其它不必耽心。诗人是一位重气节,疾恶如仇的人,若非友人有冤屈,他是不会这么劝的,他希望他的友人能够忍受下来,等待水落石出的一天,然后“自当逢雨露”,重返朝廷。大概贬谪之人最需雨露恩泽,因此诗人劝慰朋友,皇帝的恩泽一定会惠及远谪之人,劝勉朋友要珍重有为。这是至友的真关怀,颇有为友喊冤的意思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