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觉归耕晚,从谁话此情。
但能安食息,敢复计声名。
留滞烦书信,艰难愧友生。
有怀悲不尽,归鸟暮云横。
猜你喜欢
昔我初为入秦客,残雪埋关闭长陌。
黄河二月冻初销,万里凌澌流剑戟。
西风细卷浪花催,日射寒光明瑟瑟。
归时细雨正溟蒙,冷落关河已秋色。
惊沙惨惨塞云黄,远树昏昏秋水白。
济川壮志愈衰迟,日送烟波问河伯。
儒秩新承檄,都门故饰轮。金尊行底意,红杏雨中春。
学古心为主,忘言教是真。子当驰逸驾,从此养经纶。
杨画远于展,何言今在兹。依然古妆服,但感时节移。
念君一朝意,遗我千载思。子亦几时客,安能长苦悲。
皓腕卷红袖,锦鞲臂苍鹗。故人断弦心,稚齿从禽乐。
当年惜贵游,遗形寄丹雘.骨象或依稀,铅华已寥落。
似对古人民,无复昔城郭。子亦观病身,色空俱寂寞。
颠倒世人心,纷纷乏公是。真赏画不成,画赏真相似。
丹青各所尚,工拙何足恃。求此妄中精,嗟哉子华子。
残叶翻浓,余香栖苦,障风怨动秋声。云影摇寒,波尘锁腻,翠房人去深扃。昼成凄黯,雁飞过、垂杨转青。阑干横暮,酥印痕香,玉腕谁凭。
菱花乍失娉婷。别岸围红,千艳倾城。重洗清杯,同追深夜,豆花寒落愁灯。近欢成梦,断云隔、巫山几层。偷相怜处,熏尽金篝,销瘦云英。
谁:一本作“难”。
熏:一本作“重”。
“残叶”三句,为读者绘出了一幅秋风萧瑟图。此言深秋寒风劲扫,枯荷叶越积越多,夏秋间的荷花香,如今已所剩无几。眼前的屏风似乎也在秋风的淫威下瑟瑟地发抖,还在诉说着它对深秋降临的哀怨。此景此情实是由人之怨情而生,愁怨之人,则满目都是凄凉景色。“云影”三句。第一句写秋风,言风吹云动,地上人影在云影中闪忽,凉风袭人,更增寒意;第二句状秋雨,是说绵绵秋雨,似波不绝,似尘细密,消除了夏日残留的浓郁腻香;第三句指人,言人离深闺之后,空房因无人而紧闭,“扃”,音炯,闭门闩。“昼成”两句承上。词人说:“玉人在这深秋的白天中也感到恰似一幅凄凉、阴暗的秋景图,当大雁飞过,杨柳返青的春季,恐怕也不会再有你的信息传递到这里了。”“阑干”三句。“阑干”,又作纵横错乱貌解。词人说:“室外垂柳纵横,时已近暮,但我思念玉人的情怀难泯。在她酥胸上亲吻的余香似乎还在我的唇上留着,可是如今不知道你的藕臂又与哪一个陌生人携在一起?”上片因秋景而生感,思念旧日恋人不知今在何方。
“菱花”三句,承上为所恋女子设想。“菱花”,指代这一女子,也与上片“残叶”、“余香”遥向呼应。词人说:“眼前的莲花已失去往日的风韵,恰像你如今人老珠黄已被另一位千娇百美的绝色佳人所替代一样。”从这儿可推知此词是梦窗为一曾经爱恋过的歌妓所写。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所以词人写来更是情深意切。“重洗”三句,幻觉也。言词人幻想中又与她重聚而洗杯交欢,共度良宵。可眼前灯花爆裂,惊醒幻觉,更觉得满目凄凉。“寒”、“愁”两字点出了词人的心情。“近欢”两句,写自己思念中的欢乐终究是梦境空幻。词人说:“现实中我俩已被云山阻隔得不能再重聚了。”“偷相怜处”三句作结,也与上片“翠房”句遥向呼应。“云英”,为唐时仙女名。裴航在蓝桥驿遇而娶之,后夫妻二人俱入玉峰仙去。这里指代所恋的歌妓。词人说:“我偷偷地来到这空闭的翠房访旧,一直徘徊到那灯笼中的蜡烛燃尽,幻觉中仿佛还有你消瘦的人像在我的眼前显现。”全词因景感人,将自己对恋人的深情厚意,在笔底中再现出来。
枝头叶底不能藏,独脱无依未厮当。
一击浑身如粉碎,不堪收拾始馨香。
懒散先生恐是仙,几时来上鉴湖船。水云共赏更谁可,气概相投还自然。
忧乐未当随外物,穷通何必问他年。解颜一笑樽前话,各向閒中见性天。
天马西来气绝伦,飞腾谁是眼中人。伯乐未逢成白首,巫咸欲问远苍旻。
漆园道在官何忝,泗水源深化有神。梦入霜天迫离思,典衣聊与话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