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同白日升穹碧,还同水国司民籍。
三年不见频寄书,两月相过忘行役。
桃花江上雪霏霏。黄鹤楼中风力微。
幽胜逼人魂欲飞,此时不醉无与归。
人间美事应有主,别马蹄沾边塞土。
南楼一望心凄迷,昨夜疏簷滴寒雨。
休夸笔力敺真风,勿忆云山千万里。
但偶四风一行雁,杀青相问莫辞慵。
猜你喜欢
画堂灯暖帘栊卷,
禁漏丁丁。
雨罢寒生,
一夜西窗梦不成。
玉娥重起添香印,
回倚孤屏。
不语含情,
水调何人吹笛声。
陶公卧柴桑,人谓隐者流。尚友予品之,乃是夔龙俦。
生也逢不辰,版筑谢形求。紫凤虽衔书,岂与燕雀游。
出处镜宣尼,圣矩自昭由。洁身远氛世,匪曰斗酒谋。
长抱无风云,梁甫写悲讴。虽云死饥饿,孔乐亦已酬。
杖锡(xī)何来此,秋风已飒(sà)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lǒng)月向人圆。
高僧怎么也会来到这里?在这秋风飒飒的季节我与您相逢。
阴雨撂荒了您深院的菊花,严霜欺倒了半池莲影。
遭到放逐又岂能违背心性?身居荒野也未能放弃禅宗。
今夜与您相逢共宿,陇上的明月也向我们现出圆圆的光影。
2、韩成武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274页
杖锡:手持锡仗。锡仗,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上有四股十二环,表示四谛十二姻缘之义。比丘向人乞食,到门口,便震动锡杖上的小环作声,以让人知道。飒然:形容风吹时沙沙作响。
宁:岂能。虚空:荒野无人之处。赞公土室在山野。
陇月:洁白明亮的月亮。
诗人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被贬弃官,暂居秦州,不意遇到了谪置此地的原京师大云寺赞公,所以以“锡杖何来此”反诘起笔,表现了惊愕之情。“秋风已飒然”自然是寄情于景,以秋风述说一份不满与困苦。“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紧接“秋风”义旨,进一步渲染赞公与自己处境的萧条凄凉。对仗工整,用字精准,以“荒”“倒”二字使冷落身世传神而出。此处也为下文赞叹赞公梵行高洁,禅心清净作一反衬。诗至“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则秋戚之情一扫而空,换之以无尽的平和,又透出独立孤峰顶的豪情。赞公深通佛法,无论外境如何变化,也不能动摇他的清净心。而一切万法无非真如,放逐本身也不离空性,就如虚空也是禅。在赞公身边,使诗人也感染了几分宁静安详。夜间在赞公房间休息,望见朗朗明月,扫清太虚,犹如禅心空明,能出种种违顺。同时尾联也点出题意,以作照应。
不愁寻水远,自爱逐连山。虽在春风里,犹从芳草间。
去程何用计,胜事且相关。旅逸同群鸟,悠悠往复还。
还以金屋贵,留兹宝席尊。江凫啸风雨,山鬼泣朝昏。
神仙中人世莫识,政以文章为戏剧。李生也复可怜人,手种蟠桃待春色。
山空岁寒谁念汝,青枫堕影霜露白。远游赋成一朝去,翠盖云旗暮何适。
蓬莱烟雾秋冥冥,邓君白鹿无消息。袖中骊珠三百颗,夜深勿近蛟龙宅。
金华之山青矗天,山人看山忘岁年。黄精芝草幸可食,安得与子巢其间。
石床醉听松风眠,无为长歌怨如哭,使汝恻怆凋朱颜。
池上低摧病不行,谁教仙魄反层城。阴苔尚有前朝迹,
皎月新无昨夜声。菰米正残三日料,筠笼休碍九霄程。
不知此恨何时尽,遇著云泉即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