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唱出是骊歌,缇轼催行奈挽何。鹿岛云山新别绪,鲲沙烟水旧恩波。
广培秋桂三枝馥,早植春花一县多。儿辈亦参门下士,心铭讵止口碑过。
猜你喜欢
无华真国色,有韵自天香。
临风难自持,为舞白霓裳。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这首诗评论了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初唐诗坛基本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文风绮靡纤弱。沈佺期、宋之问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驰名一时,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元好问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和影响(“横驰翰墨场”),但也批评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仍然没有摆脱齐梁诗风。
元好问认为,开唐诗一代新风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复归风雅兴寄,高倡汉魏风骨,上接建安传统,以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理论成为后人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因此,元好问充分肯定了陈子昂的历史功绩,并将其革新文风与范蠡的平吴事业相提并论,认为也应为陈子昂铸像,以表其功。
●屋山人北学时,青春眉宇青云姿。而今翰苑披图看,四十年光画里移。
蔬畦雨径策勋时,徙种邻墙菊两枝。
九日无人过朱放,十分举酒酌王尼。
花裁栗玉秋风健,香近龙涎晓梦知。
负口不应还负眼,长鑱烦尔镇相随。
独倚朱栏待晚风,何人先到桂堂东。阿婆意里千般事,不及冰弦一线中。
仙城黯黯隔红墙,聚散人天事渺茫。独引雏鸾归月地,尽教双燕怨春阳。
题诗密记彄环约,染鬓愁临宝镜光。海底星沈羲驭短,招魂泪尽博山香。
才高文赡富时名,感物伤时动有情。
不识无生真目体,一尘才遣一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