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水寒声去渺茫,半空云树落秋光。
离人此夜和愁宿,不听啼猿亦断肠。
猜你喜欢
江月初升,听悲风、萧瑟满山零叶。夜久酒阑,火冷灯青,奈此愁怀千结。绿琴三叹朱弦绝,与谁唱、阳春白雪。但遐想、穷年坐对,断编遗册。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慨念少年,横槊风流,醉胆海涵天阔。老来身世疏篷底,忍憔悴、看人颜色。更何似、归欤枕流漱石。
行止皆无地,招寻独有君。
酒中堪(kān)累月,身外即浮云。
露白宵(xiāo)钟彻,风清晓漏闻。
坐携余兴往,还似未离群。
我这个人于世上或走或止都无地可依,现在可以往来相访的就只有你一个人了。
今天我遇到了你,席间又有好酒,酒逢知已,真可以一醉几个月,把身外的一切都可忘掉,视之如浮云一样了。
由于我和明府情怀兴奋融洽,所以一直饮到霜白风清、钟漏俱残,还要继续饮下去。
天亮临行时似携余兴而走,虽然已经分别,犹觉得尚未离开同伴一样。
参考资料:
1、赵建莉选析.初唐诗歌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09:152-154页
2、刘文蔚.唐诗合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253页
临津:古县名,故址在今江苏宜兴县西北五十里处。明府:汉代对郡守的尊称,唐代亦称县令为明府,郑明府是杜审言同郡的僚友,其名字不详。行止:行进,退止,即进退出处之意,无地没有着落,意即进退失据或进退维谷。独:唯有,君古时对人的尊称,这里指郑明府。
累:连续,经历。月:岁月。浮云:飘浮的云彩。
宵:夜。漏:名词,即铜壶滴潘,古代计时之器。
坐:因,由于。携:执持,带着。离群:离开朋友、伙伴。
诗以感叹身世写起,率直深沉。“行止皆无地”,是极言其处境困厄的。在此失路艰虞的情况下,“招寻独有君”,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郑明府感激赞美之情意。言外之意就是说郑明府是当时唯一的能以恩德相结的知己,以声气相求的知音。诗人在赞美郑明府的同时也流露着心满意足的情绪,为全诗创制了友好愉悦的气氛。这联诗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将一个普通的延请,写得激荡人心,意味深长。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是诗人即席产生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也是诗人多年来郁郁不得志的一种表现。酒可以解忧,酒可以消愁,人在醉中好度岁月,这就表明诗人胸中有块垒之不平。“身外即浮云”,是说一身之外,荣名利禄都像过眼烟云,不值得去追求。这貌似旷达的言词的背后,未免不含有几分愤懑之情。
诗没有直接写“琴樽横宴席”等的热烈场面,但通过“露自宵钟彻,风清晓漏闻”的景物描写,已侧面表明他们是通宵达旦欢宴的。“露白”,可见有月华高照。在这月明风清之秋夜,朋友们饮酒赋诗,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得很快,夜里清晰的钟声催人,拂晓滴嗒的漏声促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夜过去了,朋友们终于要分手了。
在通宵达旦的欢宴之后,正置与朋友告别之际,诗人不同一般,没有一句留恋惜别的絮语,却说:“坐携余兴往,还似未离群”,表明友谊的深长,友谊的力量,使他这个“行止皆无地”的人将不会再感到孤单,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慰藉,实际上是又一次对郑明府的赞扬。
鸾翥龙吟,甚时听、暮雨潇潇。惊雷出地,一旬便已干霄。
似此峥嵘气象,■文章才露,头角龄髫。今朝。绷婴孙、犹系锦绦。
料得樱筵待伴,证禅心玉版,风味江瑶。数旧添新,又何望、扫叶煨烧。
休论薛滕谁长,且留证、山香竹讯,佛影蔬苗。笑馋守,渭川胸,千亩未消。
烟月满渔村。一道飞书下九阍。圣主临轩初试日,逡巡。
白发青衫谒至尊。
隐矣又焉文。归去空留土木身。何意片词亲简自,枫宸。
九死从今总负恩。
秋溪红树,正长空雨洗,行装初整。一夜西风催晓梦,别恨又堆双鬓。
素手重携,啼痕漫拭,把酒无心饮。销魂玉笛,不堪回首重听。
曾记永昼敲棋,长宵清话,往事空相證。此去乡关如落絮,身世飘零莫定。
千叠云山,一江清水,辜负归帆顺。酸辛情绪,却教清泪盈枕。
日色清如照,前林叶未零。
海东新隼至,一点在青冥。
一笑相逢水一涯,近檐犹记旧相知。
似矜冰玉非凡骨,终倚雪霜开好枝。
新绿成阴无几日,微酸著子亦同时。
诸公忍袖和羹手,空赋西湖处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