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坠地化为石,盘石即是星之精。观天必识经纬象,相地始知流峙情。
豹林将军累世显,龙冈文章千载名。古人妙中非浪漫,发抉幽微在此行。
猜你喜欢
天星闻地化为石,盘石即是星之精。
观天必识以续家,相地始知流峙情。
豹林将军累世韵,龙罔文章千载名。
古人妙中非浪漫,发块幽微在此行。
词源灩灩波头展,清唱一声岩谷满。
未容雪积句先高,岂独湖开心自远。
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
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
太上虚皇出灵篇,黄庭真人舞胎仙。髯耆两卿相后前,丱妙夹侍清且妍。
十有二神服锐坚,巍巍堂堂人中天。问我何修果此缘,是心朝空夕了然,恐非其人世莫传。
殿以二士苍鹄骞,南随道师历山渊。山人迎笑喜我还,问谁遣化老龙眠。
三夏千年戒,春秋几字连。扁舟还广览,应吊古厓天。
四郊阴霭(ǎi)散,开户半蟾(chán)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当四野阴云消散的时候,打开窗户看见一弯月升在云上。
万里原野弥漫着一片霜雾,月下横着一条素练似的大江。
在它初升时山中泉眼透白,当它升高时海水透出明光。
只因为怜惜这像团扇的明月,一直不眠长吟到天色大亮。
参考资料:
1、李淼,王淑娟.《历代天才少年诗三百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66
半蟾:月亮从山头升起一半。
合:满。江练:象白绢一样的江水。练:白绢。
山眼、海心:皆是比喻月亮。
团扇:古人以月喻团扇,此指月亮。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雨后月夜美景的感受是鲜明的:雨停后,风吹云雾散尽,打开窗户看夜色,半边明月刚从东方冉冉升起,夜深了,秋霜万里铺满大地,长江如练向东横流。月亮刚出时把山野照得雪白,月到中天时海水的中心也被照得明澈透亮。因为爱惜这似团扇一样美丽的月亮,诗人一直对她咏诗赞诵到天将亮时,诗的首两句写月出的情况及月形,三至六旬描绘月夜壮阔美丽的景色,从“半蟾生”、“出时”、“高后”可以看到月升的过程。字数不多而却形象鲜明,对仗工整。这里作者采用了拟人与夸张的手法,使诗带上了幻想的色彩。随着对霜天月夜之美景的观察、发现、体会,诗人的感受在不断地升华,终于在诗的末两句,诗人以抑制不住的激情连连咏赞这美丽的月色至拂晓天明。
花深深。一钩罗袜(wà)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日边消息空沈沈。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在一个晴和的春日,踱着轻盈的步子,独自徘徊于花荫之下,看到长长的柳条,便随手攀折了几枝,然后细心编成一个同心结,期望丈夫能与自己永结同心。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丈夫的来信了,在愁苦无奈的时候,只能独自登上闺楼远眺。从海棠花开就开始盼望,一直盼到现在。
1、王兆鹏.《婉约词选》:凤凰出版社,2012年:第304页
2、温庭筠等著.《婉约词插图本》增订版:凤凰出版社,2012年:第244页
一钩:常用于形容新月,此喻美人足。同心:即同心结。用锦带打成的连环回文样结子,为男女相爱的象征。
春和景明,本该夫妻团聚欢乐,携手共游,但此时却良辰美景虚设。不言惆怅,而惆怅自见。第三句“行花阴”重复第二句末三字,不仅是格律上单纯的重复,而含有徘徊复徘徊之意,以引出下面的行动。“闲将柳带”二句写女主人公看到长长的柳条乃随于攀折几枝,精心地编成了一个同心结。以表达对于心心相印的爱情的向往。
如果说上阕是以行动来暗示独处的怅惘和对坚贞爱情的向往的话,那么下阕便是以直抒胸臆来表达她痛苦的期待和热切的召唤。下阕着力写一个“望”字。
茂树清泉乐意深,当年祇有一知音。却怜千古河阳月,几照令人慕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