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仁恩务息民,收兵方外卷威神。老农自保太平乐,焉用空言羞使臣。
猜你喜欢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绿色的原野,红色的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独地流着。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花时候、一登楼。
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何时才到头?飘飞的柳絮,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即使江水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参考资料:
1、陆林编注.白话解说——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2-93
弄春:谓在春日弄姿。离忧: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多情:指钟情的人。归舟:返航的船。
飞絮(xù)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飞絮:飘飞的柳絮。春江:春天的江。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过片“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说“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
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
半作颠狂半作痴,风流怀抱孰如之。若教重点骚坛将,珍重君家笔一枝。
当阳圣主重师臣,妙选儒宗赞大钧。神格西廱夔典乐,名高北斗愈垂绅。
金绳著钮编珠贝,瑶草纾花毓凤麟。老我钓纶江海上,烟波空爱白鸥驯。
山光照槛水绕廊,净几明窗一炷香。门无剥啄迥尔寂,壁有图书闇然章。
韶光莫放忙里老,人生惟有静坐好。静坐之乐乐何如,万物皆春百虑除。
初开两郡版图新,百礼都依故事陈。只有东郊青鸟到,无人箫鼓赛芒神。
撷翠游芳陌,搴英度翠池。
戏争人胜负,惊散蝶雄雌。
莫折忘忧草,偏怜蠲忿枝。
缤纷宁健羡,终委道旁泥。
南方搅吵丛林遍,西蜀来归呈旧面。相逢道伴若交肩,掣电之机徒劈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