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烟重冷渔蓑,两岸人家浸小河。
芳草自生春自老,落花随雨晚风多。
猜你喜欢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zhuì)。平生事。此时凝睇(dì)。谁会凭栏意。(栏通:阑)
雨绵绵,恨意难消,云层层,愁绪堆积,江南景色,依旧被称为上好美丽。水边村落,湖畔渔市,袅袅升起一缕孤零零的炊烟,那么淡,那么细。
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在那水天相连的遥远的天际,远远望去,款款飞行,好似列队首尾连缀。回想平生事业,此时此刻,凝视征鸿,谁理会我凭栏远眺的含意!
参考资料:
1、李静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10.
孤烟:炊烟。
行如缀:排成行的大雁,一只接一只,如同缀在一起。凝睇:凝视。睇:斜视的样子。会:理解。
此词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传世之作。这首词是王禹偁任长州知州时的作品。
起首一句“雨恨云愁”,借景抒情,借情写景。云、雨并无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即使是这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旧是美丽的。南齐诗人谢朓《入朝曲》写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王禹偁用“依旧”二字,表明自己是仅承旧说,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上片煞拍写的是:蒙蒙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但如此佳丽的景色,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因为“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古人心目中,由飞鸿引起的感想有许多。如“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这里,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王禹偁中进士后,只当了长洲知县。这小小的芝麻官,无法实现他胸中的大志,于是他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最后,王词将“平生事”凝聚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显得含蓄深沉,言而不尽。
这首词艺术风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无力的格局,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面目。词中交替运用比拟手法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含吐不露,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从思想内容看,此词对于改变北宋初年词坛上流行的“秉笔多艳冶”的风气起了重要作用,为词境的开拓作了一定的贡献。
西山映水碧潭潭,楚老长谣泪满衫。
但道使君留不得,那知青更忆江南。
海外高冈旧有声,偶然登眺最移情。步经未历嶙峋径,意解非常草木名。
看去有山皆俯伏,朝来无水不分明。何妨猿狖缘林叫,且向上头听凤鸣。
高卧商山已岁时,灵芝晔晔此疗饥。更怜长夏堪幽兴,日伴仙翁醉酒卮。
庸中佼佼铁铮铮,百万长驱入帝京。
首事纵隳三善在,归仁何虑不全生。
将军少年论五兵,刀头几岁成功名。腰悬鹊印行分阃,令严虎帐居专城。
望乡更在云飞处,思亲梦绕临濠树。羽檄星流恐后期,綵衣日远那能顾。
忆昨鸣珂出帝京,一门兄弟被恩荣。谁知略地攻城手,偏动瞻云陟屺情。
上流浇酒三军醉,半菽饥分苦留意。应嫌食子徒徇名,却笑辞亲空齧臂。
南镇闽川胜玉关,唯将忠节慰慈颜。由来葵藿倾心处,只在春晖寸草间。
万树纳幽光,峰顶日初到。寺楼人始启,四岭鸟群噪。
钟磬隐虚堂,蔬水荐僧灶。门与道人别,径有脩篁导。
邅回将出谷,阴森犹入奥。返瞻昨履地,木末一峰冒。
玆生入世网,空王实先觉。岂不被声闻,所病无持操。
是以云栖门,坚持一佛号。要取同趋归,非谓异宗教。
眷焉顾其室,喟然发中悼。焚和从一念,系物沮高蹈。
既厌流俗靡,岂耽山水乐。终辞弱丧情,属为知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