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破,龙蛇出。大荒子,鼓神物。纵变怪,造恍忽。起洪水,稽天骨。
大道惊,戮狂勃。时蛰引,无惮率。神禹符,镇罅窟。
猜你喜欢
右军本清真,潇(xiāo)洒出风尘。
山阴遇羽客,爱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书罢(bà)笼鹅(é)去,何曾别主人。
右军:即晋朝王羲之。因他曾任右将军,故称“王右军”。本:原来,本来。清真:纯洁质朴。潇洒:洒脱,毫无拘束。出:一本作“在”,超脱。风尘:这里指污浊、纷扰的仕宦生活。
山阴:即今浙江绍兴。遇:一本作“过”,不期而会。羽客:亦称“羽士”。羽,含有“飞升”的意思。旧时因道士多求成仙飞升,故称道士为“羽士”。要:通“邀”,中途相邀。一本作“爱”。好:喜爱。鹅宾:鹅的宾客。这里指王羲之。
扫素:素,白绢。意为在白绢上飞快地书写。道经:即“道德经”。笔精:笔的精魂,喻精通笔法。这里指王羲之精湛的书法艺术。入神:达到神妙的境界。
罢:终。笼鹅:把鹅装进笼里。去:离开。主人:指上句的羽客山阴道士。
本诗典出南朝宋虞和“论书表”:“羲之性好鹅。山阴昙禳村有一道士,养好鹅十余。右军清旦乘小艇故往,意大愿乐,乃告示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德’,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便住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诗人以简洁精炼的语言把上述故事诗化了,便于人们朗诵、歌唱。
从这首诗中,进一步说明了书法在晋代已成为一种令人神往的艺术品。王羲之在当时已有很大的名气,墨迹已相当值钱。这与诗人在“草书行歌”中说王羲之为“古来几许浪得名”是相矛盾的。由此,“草书行歌”是否确系李白所写也可作为一个怀疑的佐证。
寂寂金庭洞,清香发桂枝。鱼吞左慈钓,鹅踏右军池。
此地常无事,冲天自有期。向来逢道士,多欲驾文螭。
鼠须茧纸久消磨,谁信王书世不多。片楮多应有神护,永和流播到宣和。
心闲日日理黄庭,四体和柔胜药灵。独步小轩无一事,老槐阴里鹤梳翎。
片云不向琴台泊,鹗渚飞来共黄鹤。黄鹤千年尚未归,惟见高楼倚寥廓。
有矶巀嵲非人凿,矶上临观何绎络。长史杯缘庾老停,谪仙笔为崔郎阁。
内方迤逦大别峰,远树中开夏后宫。朝宗江汉直趋海,天津地脉应流通。
登高能赋亦馀事,天子有使将观风。西涯老作动千古,白首载歌还沈翁。
都台驻节吾乡彦,五十功名犹未半。不转常持匪石心,无涯每出如流翰。
匡庐云隐具区涛,我放扁舟君不见。清秋贻我洞庭歌,手墨新题溢缄面。
君诗原是杜中人,吏在汉廷称老练。冯君莫向栋边悬,恐露精光射星汉。
昔年堂上来三鱣,今日溪头领队鱼。
方信卜居初意好,要教同里识诗书。
雨歇重林烟树湿,风来虚阁晚窗凉。幽人倚遍阑干久,始识山中兴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