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装来百兽王,日头出后便郎当。
争眉霍眼人谁怕,想你应无熟肺肠。
猜你喜欢
波涛出没九万里,风露凄酸二十年。果见神州飞海水,可容留命待桑田。
綵仗拂寒烟,鸣驺在半天。黄云生马足,白日下松巅。
盛德安疲俗,仁风扇极边。前程问成纪,此去尚三千。
向来虎豹蹲天关,啄噉人命无敢干。
任侯干时外小官,有笔如刀剚权奸。
权奸未夷骨先寒,有开天诛乱旋刊。
寘我宗社于山安,忽焉倚伏不可抟。
天心克复理好还,是时增秩纶言颁。
扶耸义烈增壮颜,迩来十载国步艰。
国以吉士仪清班,侯今以选赐之环。
进退语默人所瞯,侯以时考以事观。
庆元眎今奚易难,浮骖妄辙纷多端。
大车槛槛长自閒,中原胡尘暗河山。
行人载书墨未乾,深仁大信而敢奸。
彼民玄黄走壶箪,我复翦刈如草菅。
惟皇上帝悯人寰,鸣呼言之鼻辛酸。
侯兮去去心体胖,允矣直道非俗观。
士所欠者非朝冠,要令反覆耐久看。
前陈亟与摅肺肝,且使志士兴长叹。
欢言此士尝讥韩,始终激烈心如丹,
寘名大小任公间。
兰蕙同芬芳,枝叶故相连。杰士慕道义,不在多晤言。
忆昔初遇君,平生昧周旋。世人正欲杀,君情何缠绵。
岂为结交欢,急难心炯然。慈闱老病笃,望子不得还。
中心握汤火,归我解倒悬。我归见母拜,泪下如迸泉。
不谓生聚时,即为死别年。锡类向微君,抱痛恨终天。
何以喻君情,深同九仞渊。何以致余感,将与石同坚。
渊或有时竭,石或有崩骞。唯此区区心,历劫永不迁。
昨夕风掀屋,今朝雨壤墙。
虽知炊米尽,不废野歌长。
长爱谪仙誇蜀道,送君西望重吟哦。路高黄鹄飞不到,花发杜鹃啼更多。
清禁寒生凤池水,绣衣荣照锦江波。昔年同舍青衿子,夹道欢迎鬓已皤。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yú)兮虞兮奈若何!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
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参考资料:
1、吕晴飞等.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1-2
垓(gā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南沱河北岸。兮:文言助词,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骓:意为顶级宝马。
虞:即虞姬。奈何:怎样;怎么办。奈若何:拿你怎么办。若,你。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项羽概括了自己叱吒风云的业绩。项羽是将门之子,少年气盛,力能扛鼎,才气超群。他胸怀大志,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于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投入起义的大潮,成了诸路起义首领中的佼佼者。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与几倍于己的秦军进行浴血奋战,奇迹般地灭了秦军主力,被各路诸侯推举为“上将军”。此后,项所向披靡,直至进军咸阳,自封为西楚霸王。但从这一句诗中也可以看出,项羽夸大了个人的力量,这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时不利兮稚不逝”,天时不利,连乌骓马也不肯前进了。项羽不是新时代的骄子,而是旧制度的牺牲品。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之中,他虽然与汉军大战七十,小战半百,打了不少胜仗,但仍是匹夫之男,既不善于用人,更不会审时度势,他的失败根本不是什么天意,全是咎由自取。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项羽被汉军追及,撤至垓下,陷人汉军重围,以致众叛亲离,帐内只剩下他心爱的虞美人。他夜不能寐,与虞姬悄然相对,借酒浇愁。突然,四面传来阵阵楚歜,项羽愕然失色,惊呼“汉皆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无比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虞姬也很悲伤,眼含热泪,起而舞剑,边舞边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项王歌》)歌罢,自刎身亡,非常悲壮。
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令人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